老人跳舞有什么好处?
发布日期:2016-05-04
不少老人在无事时会选择去跳舞来打发时间,那么老人跳舞有哪些好处呢?在跳舞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跳舞不仅是有益健康的运动,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消除孤独感。因此不少老人闲来无事会选择去跳舞来打发时间。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老人跳舞的好处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跳舞有什么好处?
1、提高协调能力
舞蹈动作由头、颈、肩、上下肢屈伸、转动等动作组合成,对全身的协调性要求较高。老年人坚持适度跳舞,有助于提高全身协调能力,帮助老人不容易摔倒。
2、促进消化
跳舞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3、有益精神健康
老年人通过交流探讨舞蹈动作,可以增进友谊,促进精神上的沟通,排解寂寞。同时舞蹈可以帮助老人缓解精神压力,避免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
4、塑造体形
跳舞有助于中老年人保持身材,常跳舞的人肯定不会胖。只要要领正确,可以帮助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还可以重新塑造中老年人的形体。
5、增强抵抗力
老年人体质较差,抵抗力相较年轻人来说比较低,容易由于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产生疾病。跳舞是一项有氧运动,有计划、有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增强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得病的机会。
6、缓解肌肉紧张
舞蹈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这是因为适量跳舞能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从而获得安神的效果。跳舞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这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7、愉悦心情
跳舞时,悠扬的舞曲伴老人翩翩起舞,乐曲的节奏使老人充满活力。运动揉于音乐之中,音乐调配着运动,优美的轻音乐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不但使老人的精神愉快,增加食欲,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助睡眠,而且还能治疗许多疾病(如精神抑郁症等),并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及减轻或治愈临床症状的作用。
8、提高记忆力
老年人的记忆能力,随着年岁的增长,会慢慢地消退。在排舞的操练过程中老人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听力记忆和舞姿记忆,经过排舞操练以及对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心理现象,达到精采的健脑效果。经常跟着弦律音乐摆动身体,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跳舞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老人4大注意事项
1、不要在进食后跳舞
老年人消化机能差,进食后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并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2、切忌酒后跳舞
酒能刺激大脑,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酒后跳舞易诱发心绞痛及脑血管意外。
3、不宜跳过于剧烈的舞蹈
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节奏快的舞可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跳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故跳舞前最好测量一下血压和脉搏,建议老人可以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舞蹈,如扭秧歌、健身舞、芭蕾、现代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的舞蹈。
4、老年人跳舞时最好穿运动鞋
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当心扭伤或发生骨折,同时硬底鞋弹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易损伤小腿肌腱和关节组织,因此老年人跳舞时最好穿运动鞋。此外还要注意跳舞后不能随意脱衣,以防感冒并引发其他疾病,也不要过多喝冷饮,以免因低温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
(来源:99健康网)
健康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