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游《王者荣耀》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该网游用户中低于19岁的用户占比达到25.7%。据报道,不少学生沉迷于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甚至于,玩该款游戏已经成为学生是否合群的一个重要标志。
之所以能吸引到众多的中小学生,《新京报》专栏作家翠红分析,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王者荣耀》的背景、角色设定、道具、系统简单易懂,又比连连看之类的单机版游戏层次更加丰富,5V5十人线上对抗也增加了游戏趣味性。
对手游上瘾,受父母影响
游戏的吸引力是外部因素,但逻辑并不是“因为游戏好玩,所以我上了瘾”。上瘾源自内部,就像一粒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开始生根发芽。
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自控能力更差,行为更容易为情绪所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行为特点:向父母认同,学习、模仿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情绪。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人生单调重复,下班回来沉迷于打游戏、玩手机……把自己扔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以此排遣失望、焦虑、烦躁。适当的娱乐有助于情绪消散,当大人一味借此回避情绪时,几岁的孩子不可能自己发明出健康的方式,深入情绪中,接受它、体会它,再送它离去。他们被叱骂、欺负,遭遇学习压力时,有样学样,不知不觉中按照父母的方法去应对——再说玩《王者荣耀》游戏本身能带来快乐。
拥抱孩子内心,戒掉手游瘾
未成年人行为紊乱,首先要治大人。外在直接的方面,社会要为游戏开发公司没有严格执行消费者对象需年满16岁的标准负责。从整个社会来讲,找工作的焦虑、经济生活的压力等最后会通过社会敏感、脆弱的个体表现出来,孩子病了反映出社会病了。
外在环境难以操控,我们要通过争取逐渐改变。而面对痴迷于《王者荣耀》的孩子,家庭内部能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家长们不妨先放下“孩子不学好”的拒斥态度,取而代之“我想了解孩子”,拥抱他们的内心。等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再加以规范,逐渐减少手游时间——有时候随着亲子关系改善,孩子会主动提出请求家长帮助规范行为,监督他不玩手游了。
细心观察,莫让手游成网瘾
网络游戏,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变成网瘾就麻烦啦,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留意。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科主任陶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正式出版的“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这标志着中国网络游戏成瘾标准首次被国际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概念的界定主要遵循的两条标准:一是社会功能(包括人际关系、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受损;二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如果以这两条标准来衡量,网瘾就是一种病。”陶然说。
新的网瘾诊断标准包括9条标准: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4.难以停止上网;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陶然提醒,当发现孩子只要符合5条或5条以上标准的就可以判定是网瘾,需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而在2到5条之间的则属于网瘾高危人群,说明已经对网络产生过度的依赖,给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影响,因此,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预防和治疗。
(来源:健康时报网)
健康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