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身保健>>防病治病

冬令时节用补法治疗便秘
发布日期:2014-02-07
连日来天干物燥,便秘问题又开始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临床上,中医用补法治疗便秘,效果显著。
  补法对于以虚证为主的便秘患者,尤其是老年性便秘的患者极为适宜。老年人机体衰弱,气血两虚,阴虚肠燥导致肠蠕动功能不足;肠内血液循环差,分泌液减少,造成大便干结。故老年人便秘多属肝肾阴虚,津枯血少之虚秘,治以滋补肝肾之阴,养血润燥通便为主。方用太子参、炙黄芪、黄精等补气、生津药,“气能生血”;炙黄芪与当归配伍为当归补血汤,能益气补血;当归、熟地、何首乌等补血通便药;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桑葚子、麦冬、玉竹、枸杞子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药;桃仁等活血润肠通便药;肉苁蓉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药;佛手、枳壳等理气和胃药,从而滋补而不滞腻;选用阿胶、龟板有滋补阴血之作用;黑芝麻、胡桃肉既有矫味作用,又润肠通便。
  以上用药是通过进补和治病相结合,明察体质的寒热虚实,阴阳气血偏胜偏衰;补清结合,选用性缓平和之品,调补阴阳,补而不滞,辅以清化余邪之品,从而补中有泻,祛邪扶正。
  脾胃为秋冬养阴之要,在用补法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应尤重脾胃。对素有脾胃不健者,处方用药忌厚味滋腻之品,即应在健脾同时配以消食导滞,行气化湿之品,如谷芽、麦芽、山楂、神曲、砂仁、蔻仁、陈皮等。另外,补虚药大多药性比较滋腻,难以消化,若大剂量的运用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因此在膏方中宜加入理气行血药。一则能使脾统四脏,帮助药物吸收,二则动静结合,可使补而不滞。补益脾胃,主张清养,不宜辛香温燥之剂,即便用之,也当短期少量使用。临证多取“土得木而达之”之意,选用佛手片、绿萼梅、制川朴、制香附、合欢皮、百合、广郁金等药性平和、药轻气薄之品疏肝和胃以运脾;炒党参、白扁豆、炒白术、茯苓、淮山药等甘平之药益气健脾。脾胃同举,以平为期,升降药物常相机使用,如提升之柴胡、枳壳,降气之旋覆花、代赭石等。为脾升胃降的功能协调,升降药物常配对使用,如柴胡配黄芩、苏梗配黄芩等。
  总之,便秘患者在冬令时节用补法治疗,可使体内精气收藏伏匿,有利于发挥中医精、气、神调养之内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法可以调治涉及五脏六腑,特别是脾肾两脏,不独所谓的“补虚”、补不足”,而是扶正祛邪兼顾,寒温并用,从整体上维护机体的阴阳平衡,使脏腑气血调达,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伟祥 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