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身保健>>防病治病

治肿瘤当顾护脾胃
发布日期:2013-06-19

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肿瘤的发生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饮食不当损伤脾胃,使其功能失职,一则不能运化水湿,水湿积聚,使气血运行失常,气血日久成积;二则脾气虚血瘀成积。其次,水谷精微缺乏致使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抗病机能降低,易感外邪而生肿瘤。

  重治后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床上不仅机体的营养及病变过程中所损耗的物质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补充,而且治疗的药物也需要“中焦受气取汁”以发挥疗效。肿瘤患者由于全身脏腑功能的减退或化疗等原因,脾胃运化功能也往往欠佳。特别是在化疗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顾护脾胃,不仅所治之病难以获效,反而容易引起脾胃之疾,出现呕吐、脘腹胀满、嗳气纳呆等,有些患者因此不得不中断治疗。

  临证治疗肿瘤,应不忘顾护脾胃之气。笔者用药多在久服益气助阳方药的患者处方中加入青皮、陈皮、苏子等使脾胃升降合度;在温热方剂中加入天冬、黄精、山茱萸等滋养脾胃阴津,以防温燥之性太过损伤脾胃之气;在祛湿、活血方药中加入山药、白术以健脾益气;在补益为主方剂中加入豆蔻、香附、苏叶、广木香等畅通脾胃之气,使其补而不滞,无碍脾胃运化;在清热攻邪方药中加入焦三仙、鸡内金、谷麦芽等健脾纳运,使攻邪而不伤正。

  调养胃阴效佳

  治疗肿瘤时,医者应重视胃阴的作用。对脾阳不亏、胃有燥火者,或阴虚之体,复感温邪,或化疗后邪伤肺胃津液,或肿瘤久病不复,郁怒忧伤,以致虚痞不食、烦渴不寐、便不通爽等,主张采用降胃之法,即甘平、甘凉或甘寒滋润为主的补养胃阴之法,用沙参、麦门冬、石斛、山药、扁豆、甘草、粳米之属。

  笔者常用的方剂为麦门冬汤和益胃汤。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补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用之临证,效若桴鼓。

  升清降浊同施

  元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源泉,脾胃功能的强弱是决定元气盛衰的关键。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由生。而元气不足、清阳下陷、阴火上乘也是肿瘤患者的主要病机。《脾胃论》曰:“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脾为人体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流布全身。胃主降,糟粕秽浊从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百病由生。

  由于脾胃关系密切,肿瘤患者清阳不升与浊阴不降常互为因果。清阳不升,常导致浊阴不降;而浊阴不降,亦会妨碍清阳不升,故笔者主张升清降浊同施,将升发阳气和降火、利水、消积、通下的药物同时应用。如对化疗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可用升阳除湿汤,用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苍术升发脾阳,用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陈皮、半夏行气化湿,神曲、麦芽消导和中,脾胃同治,升清降浊同时并举。而剂量小、药力缓、药味多、水煎分服等处方特点,适合于肿瘤的调治。治疗肿瘤,笔者主张循序渐进,缓以图功;反对用药过当,损伤脾胃。

(作者:谢广茹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

(来源:健康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