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畅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教授莱斯利·克莱尔·格里菲斯合作,利用果蝇这一模式生物,发现了大脑中调节睡眠质量的神经环路,进一步解析了调控睡眠的神经机制,为应对睡眠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疗干预靶点及潜在的治疗策略。
据刘畅介绍,在正常的睡眠结构下,睡眠深、无起夜、无惊梦现象,醒来后会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对于一些需要照顾新生儿、照顾病患或呼吸道阻塞的人,夜间频繁醒来,对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巨大负担,同时可能伴随健忘、发胖、脱发等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在睡眠质量高的情况下,即便时间相对较短,也不会影响大脑整体的认知功能。相反,睡眠片段化则可能严重影响生理机能。”刘畅说。
据了解,长期的低质量睡眠,可导致疲劳、学习和认知障碍,也是诱发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病症的重要因素。
在探究睡眠质量的奥秘时,研究团队关注到一类重要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
五羟色胺,又称血清素,参与调控情绪、食欲、认知、疼痛等,其生物合成的相关产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症。
“但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服用五羟色胺类的药物后,睡眠质量反而更差了。”刘畅表示。
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往往会感到工作效率降低、反应迟钝,这一现象也得到了此前实验数据的验证。
这一次,研究团队在睡眠片段化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睡眠质量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刘畅说,为了确定“激活五羟色胺神经元后出现的碎片化睡眠”是否会导致认知缺陷,团队利用经典的厌恶性嗅觉条件化实验范式——
一种选择是,果蝇闻到一种气味同时,受到电击惩罚;另一种选择是,闻到另一种气味,则没有电击惩罚。如此反复来训练果蝇,最后让果蝇在两种气味中进行选择,以此来分析果蝇的学习能力。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历睡眠片段化的果蝇,学习能力降低了1/3,而后通过药物挽救或遗传修复睡眠质量,学习能力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尽管睡眠质量的神经调控机制是在果蝇大脑中发现的,但经过实验证实,从行为学和生理学上,此次发现的特异受体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在哺乳动物上也存在。”刘畅表示,下一步,研究团队将会继续关注靶点下游参与调控睡眠质量的分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郭爱克表示,这项研究将睡眠和认知系统间的作用方式通过五羟色胺系统连接起来,并为理解人类在五羟色胺调控睡眠和认知的作用机制上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模型。此外,该研究揭示了特异的受体靶点,为临床上睡眠障碍和认知受损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药物设计靶点,将有助于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
熬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熬夜易诱发糖尿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石凤英: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这是因为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患病诱因,如果条件适合,就像种子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
熬夜容易致高血压甚至猝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丁建东: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严重的会导致猝死。
熬夜易患癌
医学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以胰腺癌为例,经常熬夜的人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因为癌细胞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而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熬夜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突变,产生癌细胞。
常熬夜容易抑郁
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喜欢熬夜的2型糖友比早睡早起的2型糖友更易抑郁。
研究者从美国和泰国选取了近500名2型糖友,其中七成为女性。所有参与者在调查问卷上报告了他们的抑郁症状、睡眠质量,以及偏好的活动与睡眠时间。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中,偏好夜间活动的病人比偏好白天活动的病人有更多抑郁症状。在研究者调整了可能影响发生抑郁的其他因素(如睡眠质量、年龄和性别等)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这项在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宣读的研究成果表明,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更有利于糖友的身心健康。
熬夜生育力受影响
正值育龄的男女,若经常熬夜,会影响男性精虫的活动力与数量;也会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及卵子的品质,也容易影响月经周期。
熬夜伤害眼睛
熬夜对眼睛的伤害可不只是出现“熊猫眼”那么简单。长时间超负荷用眼,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
此外,眼肌疲劳还会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长期熬夜造成的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骤降。
熬夜皮肤易干、长斑和青春痘
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3时是美容时间,也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长黑斑和青春痘等问题。
熬夜引发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这样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熬夜后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经就难以充分兴奋了,会使人没有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更加严重的问题。
长期熬夜脾气差
五一小长假期间,刘大妈发现女儿天天熬夜追剧,有时看到凌晨后白天再补觉。刘大妈心疼闺女,劝她早睡。女儿却不以为然地说:“没事儿,早上我把窗帘一拉,就跟晚上睡觉一样。”然而,熬夜后补觉通常无用,还让人越来越憔悴。
人体周而复始的睡眠具有很强的生物节律性,即“生物钟”,它相当于身体的指挥家,按部就班地发出指令,确保睡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生物钟会受到光线、温度、进食等外界信号的调节。其中,光照对睡眠有着无法替代的影响。古人总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就是顺应光照而实现天人合一。
如果人为地改变光照,比如熬夜,那么与睡眠节律一致的生理、心理活动也会受到干扰。作息不规律或睡眠差的人,时间一久可能会出现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创造力下降等认知方面的损害。另外,熬夜对人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些人熬夜后次日若被迫早起,还会出现“起床气”,表现为烦躁、易怒、爱发无名火等。白天在黑暗的环境中补觉,虽然阻断了光照,但与生物钟固有的节律是不同步的。睡眠貌似可以部分补偿,但与睡眠同步的那些功能却未必能够补偿。
所以,熬夜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应尽量避免,最好在晚上10点到11点间就寝,也要固定起床时间。还可以做些准备来提高睡眠质量,比如白天避免过度午休、减少卧床时间、适当做些运动、睡前冲个温水澡等。另外,建议睡前尽量不吃东西,更要避免咖啡、烟酒等兴奋性物质。
熬夜消耗阳气,加速衰老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白天消耗的是身上的阳气,夜间睡眠则能使阳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补养。长时间熬夜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身体的各个脏器都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主任中医师王清海说,男子以阳为本,女子以阴为本。在长时间熬夜的情况下,男性容易消耗阳气,女性则容易消耗阴精,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爱长痘痘等精血不足的情况,男性则可能变得容易烦躁、易怒等阳气过亢。
另外,夜间睡眠时血液流动会变得相对缓慢,如果此时仍在熬夜,会使得血管处于紧张状态,血压升高。时下也有肯定的研究数据表明,熬夜会加速衰老进程,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而且与心脑血管疾病、淋巴瘤等发生密切相关。
熬夜增加乳腺癌风险
加拿大一项医学研究发现,长期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翻倍。此前,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13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与1179名健康女性的健康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女性相比,夜班工作达30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了两倍,这说明熬夜对于患乳腺癌有着直接的影响。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德佩介绍说,长期连续熬夜暴露在人工光线之下,加上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会干扰人体内荷尔蒙的分泌,从而抑制脑部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加患癌概率。中医认为,夜晚阳气较弱,阴寒之气较强,如果长期熬夜又不注意夜间防寒,会增加体内的内寒之气,导致经虚血结诱发乳腺癌。
熬夜增加胃癌几率
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大鼠被剥夺睡眠7天后,胃部的血流量可减少15%,胃黏膜也有30%~50%的损伤。反映到人身上则意味着缺乏睡眠易导致胃黏膜受损,从而易患上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昱倩介绍说,人体的胃肠道也需要休息,以实现自我“保养”。熬夜则让胃肠道休息的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胃的修复和保护能力,使胃肠功能减弱。长此以往,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会接着出现。此外,一些人熬夜时习惯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也会导致胃病。
熬夜易伤心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人口卫生部门的专家进行了一项新研究,研究中选取了约5.4万名成年人,其年龄在45岁以上,结果发现,与每天睡眠7~9个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太短的人患上冠心病、脑卒中等疾患的几率较高。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说,睡眠与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的发作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凌晨4~7时这一时段,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心血管活动不稳定,如果此时未处于休息状态,更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突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熬夜降低免疫力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研究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学博士于肖飞说:“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昼夜交替如何影响机体免疫系统,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免疫功能来对抗感染或者预防免疫疾病。”
治未病科失眠门诊副主任医师夏公旭介绍说,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夜里11点到凌晨3点是肝发挥其藏血、解毒作用的最佳阶段,这个时间段不能保证按时休息,久而久之就会损伤肝气,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养生养肝的人务必要在晚11点前睡觉,有利于血液回肝解毒。
熬夜易做噩梦
美国“趣味科学”网报道,《睡眠与生物节律》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睡觉太晚更容易做噩梦。研究中,土耳其科学家调查了264名大学生的睡眠习惯,并利用睡梦焦虑指数测量了其噩梦发生频率。结果发现,习惯熬夜的参试者睡梦焦虑指数平均达到2.10,习惯早睡的参试者只有1.23。另外,研究人员对近4000人的网上调查发现,在20多岁的女性中,熬夜与噩梦存在正比例关系。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说,噩梦通常来自于生活中的压力,有时可能也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一种信号。如果你的噩梦越来越多,梦的内容经常是有关于不能呼吸的,最好找专业人士检查一下你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这是一种当你睡着时呼吸停止或呼吸变浅的慢性疾病。由于缺乏氧气,睡眠呼吸暂停会破坏你的睡眠。
熬夜易发胖
美国《睡眠》月刊刊载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熬夜越晚的人摄入热量越多,越容易发胖。研究涉及255名志愿者,一部分为熬夜缺觉组,一部分为参照组。结果显示,当熬夜缺觉组志愿者凌晨4时上床睡觉,4个小时后即8时起床,那么他们夜间11时后平均摄入大约550卡路里的热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从而导致肥胖。
减重门诊主治医师臧平介绍说,每天睡眠低于6.5小时的人更容易得肥胖症。睡眠不足可使人体分泌更多的“饥饿荷尔蒙”,让人过食导致肥胖。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经常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形成内分泌失调肥胖。
熬夜对大脑伤害大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整晚没睡的受试者,其脑部的化学物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呈上升趋势,而它们都是脑部损伤的标记物。实验结果显示,拥有良好睡眠,对于维持脑部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介绍说,常熬夜会让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头痛、失眠等也都会出现,这是因为熬夜造成大脑神经“加班”,而神经疲惫的结果就是消极“怠工”,造成脑神经慢性损伤。
熬夜影响婴幼儿发育
日本久留米大学松石丰次郎教授等研究人员对大约400名婴幼儿进行了发育与睡眠关系的长期跟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婴幼儿的就寝时间,以及他们在出生18个月后手脚和视线的活动情况、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等。结果发现,习惯于22时以后就寝婴幼儿的发育较其他婴幼儿迟缓,平均晚睡1小时,其存在发育问题的风险增加大约3倍。
儿科主任医师边逊介绍说,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夜间10时至凌晨1时分泌。在儿童熟睡后60~90分钟左右,分泌明显增加。孩子长期迟睡,必然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对身体发育不利,尤其是身高。
熬夜胎儿发育差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睡眠不足,会增加新生儿体重偏轻和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发表在《心身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选取了约170名怀孕20周的孕妇,通过10周的观察后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其免疫功能受损,发生不良妊娠的风险也增大。
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德佩介绍说,如果孕妇长期熬夜会使自己生物钟颠倒,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新陈代谢,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由于怀孕期间孕妇的子宫会越来越大,逐渐压迫到下腔静脉造成下半身静脉回流不畅,易导致痔疮或是下肢和会阴部静脉曲张。经常熬夜会减少平躺睡眠时间,会使这种症状加剧也不利于胎儿健康发育。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