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我国器官转运时间3年缩短1-1.5小时
发布日期:2019-11-26

  肾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24小时,心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6-8小时,肺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8-12小时。即使在可耐受的时间内,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后越差。器官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

  为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减少因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质量安全影响,保障患者生命健康,2016年5月,《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的印发建立了以民航、高铁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工作机制。

  记者今天获悉,绿色通道建立3年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全国器官共享率提升近8%,器官利用率提升6.7%。数以千计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机会。绿色通道转运机制的建立极大提高了转运效率,有效缩减器官冷缺血时间,提高器官共享率,降低器官废弃率,提高捐献器官质量,有助于移植患者术后康复,有效促进移植质量与服务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夯实基础、丰富发展。在移植临床服务体系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严格移植资质审批,优化资源布局,动态调植医院数量,目前共有173所移植医院。各移植医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国际上开展的器官移植技术我国均能开展,自体肝移植技术,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儿童肝脏移植技术等实现国际领跑。在移植数据和质量管理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肝肾心肺4个器官移植数据中心,并依托移植数据中心建立器官移植质控中心,将器官移植手术纳入全国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障质量安全。

  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近20年来,中国器官移植临床和科研工作成绩斐然,目前年捐献与移植数量已位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2位;移植物/受者生存率等指标已居国际领先水平;多个单中心移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至2019年10月31日,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6万余例,捐献大器官突破7.4万个。2019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2757例,较2018年同期增长9.5%,捐献器官数量7186个,较2018年同期增长3.6%。器官移植服务可及性也明显提升,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高质量的器官移植医疗服务。

  目前国际能开展的大器官移植手术在我国均能开展,肝脏、心脏、肺脏移植多个单中心移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心肺、胰肾等器官联合移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部分肝脏移植技术如:自体肝移植技术,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儿童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技术国际领先。患者生存率等质量指标已与国际水平持平,部分指标明显优于国际水平。

  2013年9月,我国正式启用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COTRS)分配捐献器官。COTRS严格遵循器官分配政策,以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排除和监控人为干预,以患者病情紧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国际公认的客观医学指标对患者进行排序,实现自动化的器官匹配与共享,确保器官分配的科学、公平、公正。随着我国器官捐献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捐献器官全国匹配共享的数量及比例逐渐提高。

  (来源:东方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