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个!这是前昨两天上海市红十字会接到的有关急救培训的咨询报名电话总数,而平时每日来电数为20个左右。工作人员说,激增的电话数源自“高以翔猝死”的新闻。媒体和医疗机构持续宣教,让市民的急救意识进一步增强,主动报名学急救的人增多。
“我想带员工一起学急救。”“我看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却不会用。”“如何寻找到最近的AED?”这些来电表达了市民对急救能力和设备的关注。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救护项目主管张爱平表示,刚发生心脏骤停,专业医护很难短时间内到达。能不能救活,很大程度取决于“黄金4分钟”内目击者的及时施救。因此,红会强调“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呼吁急救成为每个市民的必备技能。
在上海,市红十字系统除了承担急救培训任务外,还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投放了超过1400台AED,此外还有单位、学校自行采购配备。2017年,市红十字会与市医疗急救中心联合推出上海AED地图,用红绿两色标注AED方位,市民可在市红十字会官微查询。下阶段还考虑对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便于“追踪”每台AED的状况。
“我们的AED数量与欧美发达国家比有很大差距,但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做好认真调研和科学设计,将其摆放在恰当位置,便于取用。”张爱平说。上海2015年在国内率先启动AED投放项目,至今仪器共使用16次,救回8人性命。本月10日,虹桥火车站有一位年轻旅客心脏骤停,持续的心肺复苏和及时的体外除颤让其脱离危险。
2年前,市红十字会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每季度对上海的AED设备巡检。50岁的蒋菁就是其中一员。2017年6月,她在世纪大道站成功救下一名20多岁的心脏骤停男子。此后,她成了志愿者。“我们对全市AED初步‘体检’,看看少不少配件,是否电量充足。”蒋菁说,对于机场里的设备,每次有志愿者坐飞机,总要抓紧时间找到AED的联系人,赶过去看一下。令大家欣慰的是,目前这些设备均正常。
“除增加设备外,提升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刻不容缓。”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松说,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启动了公众急救培训计划,而在我国,群众受过急救培训的比例还不到1%。如今,政府正鼓励、支持开展急救培训。《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就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让更多人学会急救,要社会和政府共同参与和推动。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