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医疗机构探索创新转型又迈出一大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昨天成立,率先将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和临床试验与循证研究中心四大中心集于一体,打造瞄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精准诊断的“集成式”研究院,并积极与企业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
在“新机制、新人才、新协同”的土壤上,“新药物、新设备、新器械”将逐步生根开花。正在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上海,应如何进一步以“新”为抓手,让临床研究迈上新台阶,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回应百姓对健康的期待?
延伸“临床研究”内涵
“关注临床研究是本市三甲医院迫在眉睫的任务。”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直言,上海的三甲医院强在临床实操领域,目标评价大多以床位数、门急诊量为主,“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五年生存率提高了吗?围手术期恢复更快了吗?”2018年,本市38家三甲医院国际发明授权专利仅5项,“我们有足够的论文、人才和经费,如何才能形成纸变钱、钱变纸的良性循环?临床研究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几家顶尖医疗机构都有很强的临床研究:以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为例,勒纳研究所是其所有转化和临床研究的所在地,下设11个部门180个实验室,拥有近1400名研究人员和支持人员,院内医护人员与研究人员比例约2:1;而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奥诊所与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该比例可达近1:1,MD安德森拥有37个研究平台。“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三甲医院大多附属于高校,都是研究型医院,我们不仅要应用知识,更要创造知识。”市一医院科研处处长祝延红说。
目前,本市17家医院独立设置了临床研究中心。早在2015年,市一医院已先行先试成立临床转化研究院。祝延红介绍,“本次成立的临床研究院下设临床试验/循证研究中心,也就是我们在2016年成立的临床研究中心。这一次,我们将‘临床研究’的内涵进行了延伸,希望打造围绕疾病治疗靶点的研究、评价与转化全链条。”
打破人的束缚强强联手
市一医院临床研究院的最大亮点是打破了“人”的束缚,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的界限变得模糊,目前医院已引进25位首席研究员(PI)和合作研究员(Co-PI),以及87名助理研究员和技术员。百余人的专职科研团队形成20个N+X的基础—临床融合团队。
在血液科主任宋献民看来,虽然血液科是医院的高峰学科,但与国内顶尖老牌血液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临床医生与PI一同开展头脑风暴。今年,宋献民与血液科PI张岩携课题组开展新型造血干细胞产品的临床转化研究项目,已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将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和复发难治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除了人与人的合作,科室间甚至医院间合作也更密切:今年5月,市一医院眼科获批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这支“国家队”正牵头进行3项Ⅰ期创新药物临床研究、3项Ⅲ期国际多中心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并与瑞金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社区筛查项目,实现“国家队”强强联手。
“临床和科研相遇,就能产生创新基因。”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举例,“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病已成老年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但目前进口的抗VEGF药物价格昂贵,门诊统计显示,患者‘失访率’高达八成。”
能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经济实用的国产替代治疗方案?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一拍即合。目前,中心正牵头进行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研发治疗眼底病的1类新药。项目负责人、市一医院副院长孙晓东介绍,如能取得突破,这里将诞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个同时具有抗VEGF和抗炎效果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双特异性抗体类新药。
重点培育协同创新体
在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记者见到一台“特殊”的微创机器人:刚柔可控的机械臂能灵巧完成病变组织精准咬切、深腔空间缝合打结、多种刀具治疗、精确种植等动作,可适用于喉部、口腔种植等手术。市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董频是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其实10余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机动学院就曾向团队抛出过研发喉部机器人的橄榄枝,但由于工艺、技术、体制等限制,合作近几年才真正落地。
长期以来,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最后一公里”走不通是突出问题。要么高校PI的课题曲高和寡,临床觉得不需要;要么临床提出技术需求,企业从工艺上无法落实或市场空间太小。此类窘境比比皆是。如今,董频们梦想成真:市一医院临床研究院此次特别将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发中心列入规划,成为临床研究的又一延伸。
目前,市一医院已通过该平台与原能细胞、联影、微创等细分领域的业内头部企业牵手,也与交大、上大等高校协同合作,建立医用机器人、先进医用材料联合研究中心。联影医疗技术集团联席总裁张强说:“我们期待上海能诞生更多此类集合产学研医的全链条机构,在三五年内重点培育出1至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协同创新体。”
据透露,为更好鼓励临床医生“跑”起来,市一医院也进行政策倾斜——如对不同学科的论文评价进行分区,不再以影响因子“一刀切”;若科技成果成功转化,70%的收益归医生团队,且无需扣除前期投入资金……“从临床来,再回临床去。”市一医院院长郑兴东说,“要把临床难题提炼为科学问题,再转化为科研课题,最终反馈形成可应用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提升医疗质量、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