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家节日期间要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控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过节需有“节”,健康最重要。
冬春季是流感、诺如病毒所导致的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常见病防控工作。根据最新监测,目前我国部分省(区、市)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节,今年流感主要以甲型(H3N2)和乙型维多利亚(Victoria)系为主;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有所增加,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专家研判认为,随着未来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流感和感染性腹泻等聚集性疫情将逐渐减少。
春节临近,除了冬春季常见传染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预防也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说:“我们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家节日期间要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控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过节需有‘节’,健康最重要。”
冬季天气寒冷、多雨多雪,地面湿滑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节假日走亲访友、外出旅行,往往容易忽视对儿童的特殊照护而发生意外;寒冷天气下长距离驾车返乡过年容易出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这些意外伤害的预防,应该成为公众节日期间关注的问题。
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节,各地区的流行有差异。持续监测显示,目前西北地区稍微偏高,总体维持中等流行水平。
“流感病原每年出现的流行高峰和持续时间都不一样。按照冬季监测数据的总体形势,12月和次年1月流行率比较高,2月流行率就会下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研究员李中杰说,“冬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公众通过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腹泻的基本知识,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极大降低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据悉,呼吸道传染病是人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许多病原引起的症状很轻,属于自限性疾病(即不予以治疗也可以自行康复),部分病原仅引起上呼吸道(鼻咽部)的症状,比如咽痛、流涕等。而有些病原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症状,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某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感染一些呼吸道病原后易并发肺炎、脑膜炎和心肌炎等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带有病菌的飞沫或飞沫核进行传播,健康人接触患者排出的被病原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李中杰说。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可随患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在外环境如物体表面、污水、垃圾、地表水、食物中可存活较长时间。该病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的暴发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国外还有在飞机上暴发的报道。
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多在48个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也称之为“冬季呕吐病”,病程一般2-3天,预后良好。
李中杰说:“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预防猝死最重要的措施是普及心肺复苏知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吕传柱介绍说,冬季急诊常见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人、有糖尿病或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一旦出现发作性胸部闷痛、有压迫感甚或濒死感,部分患者痛感放射至上肢、后背部或颈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如果超过20分钟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就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需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就近转运至医院胸痛中心。“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应特别注意危险因素,提高防护意识。”吕传柱说。
识别脑卒中一看二查三聆听
春节假日期间,脑中风发病率往往呈上升趋势。快速识别脑中风,能够大大缩短患者救治前的等待时间,从而显著改善预后情况。
对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识别,简单来说就是“一看,二查,三聆听”:“一看”是看患者面部是否对称,嘴巴是否歪斜;“二查”是检查患者两只胳膊是否能够平行举起来,是不是单侧无力,有不能抬举的现象;“三聆听”指听听患者说话是否口齿不清,说话不明白。满足上述任意一项,即可认为是高度疑似脑卒中,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就近转运至医院卒中中心绿色通道进行救治。
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
“需要大家注意的还有心跳呼吸骤停——猝死。节假日期间,也是猝死发生的高峰期。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后,每延长1分钟,患者存活率就会降低7%-12%,4分钟后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4分钟’。因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尽早使患者恢复心跳呼吸,是救治院外心脏呼吸骤停的关键。我们鼓励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第一目击者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展开心肺复苏术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救治,将大大增加患者存活几率。”吕传柱说。
吕传柱认为,猝死是急诊常见的极端病种,也是我国最想预防的急症。最好的预防是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心理健康以及适量的体育锻炼。健康中国要求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猝死的第二个预防措施,我个人认为是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如果有更多经过普及培训的人能够在‘黄金4分钟’内伸出双手帮助患者按压心脏,同时能够取到自动体外除颤仪,用电击打掉引起猝死的室颤,将有更多生命被挽救。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以及公众场所普及AED的投放,是特别要推广的,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