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无痛分娩成为“母亲节礼物”
发布日期:2020-05-11

  小唐抱着出生还不到一天的女儿很兴奋,“她好小一个!哭声蛮响的。”29岁的她5月9日6时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诞下一名健康女婴,昨天在产房里过了第一个母亲节。生育之痛,长久以来被看作是所谓“理所应当的疼痛”,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实则有方法避免——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普及分娩镇痛(即无痛分娩),目前分娩镇痛率已达85%;但据去年9月发布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我国麻醉分娩镇痛开展率仅16.45%。

  母亲节之际,记者走进一妇婴,听“新手妈妈”和麻醉科医师讲述无痛分娩的现状。无痛分娩试点大有进展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2018至2020年,将在全国具备产科和麻醉科诊疗科目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专科医院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去年8月,国家卫健委再次明确,年内将在全国913家医院开展无痛分娩试点,2020年试点医院无痛分娩率达到40%以上。

  目前情况怎么样?中国医师协会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首届副主委、麻醉科主任刘志强说,上海有28家医院入选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名单,“根据去年底的调查,本市妇产科专科医院分娩镇痛率均在60%以上,一妇婴已逾80%。试点医院如中山医院、仁济医院、第十人民医院等大部分综合医院也已达40%以上,提前完成试点医院的考核目标。”90后妈妈认同“舒适化分娩”小唐是“舒适化分娩”的受益人之一,早在孕期前,她就格外关注无痛分娩。

  如今,越来越多90后女性对于“母亲”这一身份,有着自己的理解,生育对于她们或许也更富有自我价值,“如果有已被充分证明的科学手段来帮助我们解放,何乐而不为?”下午1时,小唐进入正规产程,“慢慢地开始一阵一阵疼,从加速到减速,刚想缓口气又开始了,疼得想抓墙拍大腿。”当时,助产士为她进行VAS疼痛评分(1至10分),她评估为9分。下午5时10分,她接受分娩镇痛,“不是立刻起效,但的确慢慢缓解,疼痛点越来越低,到后面基本不疼了,但能感觉到宫缩。”进行镇痛后,她的VAS疼痛评分直接降为2分。昨天清晨8时,刚结束24小时值班的麻醉科主治医师陶怡怡回忆,

  从2014年10月开始,刘志强率先开创“麻醉医师24小时入驻产房”工作模式,“这几年,眼见着分娩量和分娩镇痛率逐步攀升,工作量变大了,每天基本有25至30例,最多一天做了40例分娩镇痛和2例即刻剖宫产。”无痛分娩收费标准还需调整不过麻醉科医师杜唯佳坦言,由于麻醉医师人手匮乏,如今也需要助产士、护士等共同完成分娩镇痛的监护观察。按照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合理配比为4:1至6:1计算,全国麻醉医师缺口至少20万。麻醉医师呼吁,分娩镇痛亟待纳入医疗服务收费目录。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分娩镇痛治疗费用已开始调整,但上海相关收费标准依然未变。以一妇婴为例,一次分娩镇痛费用包含300元的椎管内麻醉操作、1小时55元的麻醉中监护以及麻醉包、镇痛泵等药品耗材费用,与麻醉医师的劳动价值不成正比。

  据透露,由于分娩镇痛难以被认定为新技术,申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时“卡壳”。今年初,本市三家妇产科专科医院已联合区级专科医院共同递交新技术申请,“我们希望能在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为分娩镇痛技术合理定价,激励更多医院和医生开展这一必要技术。”刘志强说。

  (来源:解放日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