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08天后,终于又见到妈妈了!”5月11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护理床边,70岁的郑女士激动地说。她的母亲今年103岁,是院内年龄最大的住养老人,母女俩上次相见还是大年初一,谁也没想到,受疫情影响,一别就是3个多月。
此前,上海养老机构经历数月的全封闭管理期,家属和住院老人只能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探望。随着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响应,上海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做出相应调整,目前,探视服务向所有入住老人的家属开放。
看妈妈状态好,放心了
3月起,上海部分养老机构曾一度开放预约探视服务,但由于家属不能进入生活区,探视只面向可自主活动或协助移动的老人,家属可在公共区域和老人相见。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共有住养老人685位,平均年龄88.6岁,70%都是失智失能的卧床老人。从年初到现在,大部分家属已3个多月没见到老人。根据新规定,从5月11日起,卧床老人家属也可进入房间探视,但仍需提前预约。“我们制定了预约探视规定,第一时间告知家属,目前尽量以全卧床重度照护老人的探视为主,之前已预约探望过的暂不接受。”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乔毅皓说。
当天养老院内,暖心场面随处可见。100多天未相见,老人和家属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天前往探视的郑女士说,从2015年母亲住进养老院开始,她每周都来看望两三次,未曾间断。母亲由于脑梗卧床,按照之前养老院的规定家属无法进入生活区,从大年初一到现在,母女俩未曾见过面,“每天都在想她过得好不好。”上周六,郑女士接到养老院电话,知道可预约探视,立刻约了当天上午的探视服务。“今天出门前特意看了下日历,正好108天,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妈妈身边,这么久没见她,还是第一次。”她特意煲好一锅鸡汤带来,“看到妈妈状态很好,我放心了。”
此前,在护理员的帮助下,郑女士和母亲通过视频多次联系,但老人年事已高,听力退化,交流很困难,只能“隔着屏幕看个大概”。当天,郑女士凑在母亲耳边说了不少话。“我问这么久没来看她,会不会怪我,她说知道外面传染病严重,能理解。”
填探视单,以便追踪管理
家属的探视热情对养老机构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各养老机构做足防疫准备。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家属入院前需出示随申码并填写探视单,标明进院时间,离院时再上交探视单并标明时间,以便追踪管理。
当天,有部分心急的家属在预约时间前就来了,想早点见到老人。“家属急切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根据规定,家属只能在门口等,这是为避免同一时间院内人员聚集。”乔毅皓说。目前,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每天探视限流50人,且同一时间同一房间只能有1位家属探视。家属在进入养老院大门时需进行一次消杀,进入生活区前再进行一次消杀,探访时,老人和家属全程佩戴口罩,探访结束,工作人员对房间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在天宝养老院,院方在门口登记处配备社工,帮助年长的老人家属获取随申码。如果15天内接触入境回国人员,或有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疑似症状,将被谢绝进入。院方还根据每个楼层入住老人的数量,每日开放一至二个楼层,每天开放3个批次,每批不超过15对老人及家属,力求做到一周内家属探视全覆盖。
养老机构负责人坦言,家属的过度关心,也可能对老人造成负面影响。“家属离开后,有的老人情绪反而不稳定了,所以希望已探望过的家属尽量不要频繁探视,把预约名额留给更多真正需要的卧床老人家属。”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