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杨浦区平凉路街道的季阿姨患有失眠症5年多了,每晚吃安眠药还要醒来好几次。这几年,她逐渐发现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丢三落四。上周季阿姨买菜回家,路过居委会听见门口在宣传“脑健康”,停下脚步听了一会的季阿姨,第二天就主动找来平凉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二楼的知友之家。
这两年上海从全市层面选择一些街道作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通过友好环境建设、家庭支持、预防宣教等,实现认知症老人早筛查、早干预。杨浦区的平凉路街道和大桥街道今年年初也正式启动试点,平凉路街道现有户籍老年人口33934人,社区老龄化占比约40.85%。2020年4月,平凉路街道引入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剪爱公益开展认知症关爱项目,季阿姨在居委会遇到的,就是志愿者在社区的宣讲、早期筛查。从4月开始,平凉路街道已完成了300多位居民的早期筛查。
“扎根”社区,对老人早筛查早干预
来到知友之家,季阿姨做了睡眠量表,测试结果让志愿者们有些担心。季阿姨的失眠症非常严重,导致精神过度疲劳,这些都是阿尔兹海默症诱因之一。知友之家的工作人员把季阿姨作为需要早期干预的对象,鼓励她定期来做体脑激活运动,并通过MCBT疗法改善失眠症状。一连7天,季阿姨每天早上都要来“小房间”呆上45分钟,黑暗的环境中通过低频的声、光伽马波治疗。而隔壁的大房间,10余位老人围坐在一圈,正在做体脑激活运动,丹田环、乐体绳、疗愈棒摆在旁边。据平凉知友之家负责人苏立透露,这些运动看似基础,但能为筛查出来的轻度认知障碍人群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扎根社区”是平凉街道一直在推进的,不论是早期走进社区主动宣讲、筛查,还是走进老人家中为家庭提供支持。据悉,这个街道中筛查出来与季阿姨一样受失眠、头晕困扰的老人还不少,但因为公众对认知症的了解并不全面,大量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生病了,家属也只将认知障碍的症状当做老年人“正常”的记忆衰退。还有些人会把其视作“老糊涂”,“老年痴呆”,因此有鸵鸟心态。在社区筛查中,志愿者把其称为“脑健康体检”,并告诉老人,认知症虽然不可逆转,但是如果干预、照护得当,能有效延缓病程。让不少老人也愿意走进知友之家。
“家里有认知症老人,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是靠着一己之力走完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漫长病程,”苏立说,我们更关注诊断前环节,重点是推动认知症早期预防,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专业支持。
有台“秘密武器”,临床用的理疗仪首次进社区
杨浦区另一处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是大桥街道,这里也引进了“上海萍缘社区养老”在具体运营。“萍缘”拥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团队,还带来具有特色的音乐疗法等引导式训练,以及医疗体操、手指操等科学的康复训练体系,延缓认知症老人的智力水平衰退。在这里,还有一台“秘密武器”脑电理疗仪设备,这也是这台医院级专业设备首次“搬进”社区。
据大桥街道办事处服务办主任蔡锡良透露,今年7月街道引进同济医院目前临床使用的脑电理疗设备,尝试通过仪器干预使脑部额叶、顶叶、海马CA1区血流量明显增高,达到缓解认知症进程目的。“有微微的电流感,麻麻的,蛮舒服的”,66岁的李建华戴着仪器正在体验,她告诉记者,有些三甲医院老年科、神经内科都有这台机器,但专门去医院挺麻烦的,社区里就能用,真的很方便。大桥街道还与杨浦区中心医院认知科研团队合作,运用认知症筛查工具与轻度认知症的计算机干预疗法,进行老人的康复。
为更好服务认知症老人,大桥街道的“认知关爱专区”在几个月前也正式启用了,墙上挂着怀旧老照片,桌上摆着智力小游戏,处处放着触觉感官抱枕或物件。目前认知关爱专区设在街道的创意园区中,未来将搬迁至还在建设中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更贴近居民区。
“认知症没有神仙药,所以我们只能早点普及、早期干预,来延缓认知症进程。”蔡锡良表示,因此,大桥街道在前期招募了志愿者50人,陆续在做认知症科普宣导、筛查评估、干预激活,目前已完成近2000余户居民的筛查工作,采用定点、上门走访等多种模式,筛查出轻度认知症患者39名,中度认知症患者4名,重度认知症患者19名。
这些筛查出的认知症患者,有些人必须入住康复机构或养老机构,有些人需要社区日托,有些人可以定期到专业机构接受认知训练……在街道的指导下,每位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康复方案”。正如大桥街道设计的认知症友好社区标识,一座沟通两端的“桥”,没有哪个环节可以单独作战,医院的“记忆门诊”不能等病人上门,街道在社区发现认知症高危居民,就会提醒他们前往医院就诊,“桥”不仅是架起居民和医院,也连接社区与老人。
“我们注意到,绝大部分的认知症家属,也需要照料技能培训和必要的喘息服务”,蔡锡良说,希望街道在试点中逐渐形成从预防到照护的“全病程管理模式”,让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有效协同,切实减轻认知症患者家庭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过程一定不容易,第一年友好社区试点,能让社区老人和家属了解关于认知症的相关知识,就是成功。”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