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笑话,说学校里,学霸和学渣,都抱着书睡着了。老师把他们叫起来,对学渣说,你看看你,一看书就睡觉,你看看人家(学霸),睡觉都在看书。
笑话里体现的认知扭曲,其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在对待“低头族”的问题上。
说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会想到“低头族”,并下意识地认为“低头族”就是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人。
其实并不全面。长时间看书的人,不也是一直低着头吗?长时间看手机也好,长时间看书也罢,对于视力的伤害,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过度用眼;对于颈椎的伤害,本质上也都是一样的——挤压颈部神经和血管。
但是,同为“低头族”,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与看书的,社会观感却大不相同。前者往往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虚度时光;后者则常被看做是积极向上、热爱学习。
比如笔者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他老捧着平板电脑看,他妈妈就会生气,哪怕他看的是内容严肃的科普文章;他要是拿本书看,他妈妈就会欣慰地笑起来,就算他看的不是《科学家故事一百篇》。这就跟开头那个笑话里讲的道理一样,都是用眼过度,但看书的就是比看手机的受待见。
造成这种差别化对待的原因,除了我们这个社会重视书香之外,还有精神层面上的考虑在内。手机等电子终端里包罗万象,鱼龙混杂,如果定力不够,很可能接收了一大堆无效信息甚至有害信息,从负面影响了人的专注力这一宝贵的能力。
看书则不然,除了增长知识外,还能增强人的专注力,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进而有助于维持一个比较平衡的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看,“低头族”中的读书人,并没有“身心俱疲”。
因此,我们常说要拯救“低头族”,其实是个笼统的说法,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沉迷于手机等电子终端的,得让他们明白,面对的不只是对眼睛、颈部健康的损害,还有对精神集中度的损害。沉迷于读书的,则需要明白,虽然是个好习惯,虽然“社会美誉度”挺高,但看多了,依然是用眼过度,不利于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拯救的其实不是“低头族”,而是沉迷这一现象,在此就暂时先不展开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