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花时间等“大专家”还是让“小医生”首诊
发布日期:2020-08-07

  患者总是害怕耽误病情,怎样才能科学问诊?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两位患者的就诊故事或许能带来启发。挂不上专家号选择专家治疗组青年骨干在肺科医院门诊楼,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和家属脸上写着焦虑、无奈。来自长春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在老家体检时查出肺部结节,挺着急的。”

  在公司担任要职的李先生经亲友介绍来沪就诊,“在网上查询,了解到肺科医院胸外科的陈昶教授是这方面专家。”可是来沪近一个月,李先生去医院多次,始终挂不上号,“手机上大大小小的平台我都试过,卡着点进去就显示‘已约满’,挺崩溃的。”直至有一天,他在门诊一览表上发现“陈昶治疗组门诊”,“当时对治疗组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但是以陈昶命名,我觉得可以试一试”。没想到,李先生当天一试就成功。在诊间,接诊他的医生是外科青年骨干、胸外科主治医师鲍熠。“说实话,看到这么年轻的医生我有点犹豫,但他认真、负责地读片,也向我解释了治疗组的就诊模式,陈昶教授作为团队的核心,每个病例都会亲自把关。”

  经鲍熠诊断,李先生被确诊为早期肺癌,需要及时手术干预。“考虑到患者从东北赶过来,前期等待就诊时间较长,我们为其尽快签了住院证明,联系本组医疗助理合理安排床位,入院后加快了术前检查。”鲍熠介绍,按照科室流程,该病例也通过了全科手术讨论。在陈昶指导下,鲍熠顺利帮患者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与门诊初诊时鲍熠的判断一致。“手术很成功,3天后就出院了。”李先生说,目前身体状况很稳定,“年轻医生有大专家把关,自己技术也过硬,让我很放心。”“有了治疗组门诊,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轻了专家的门诊负担,同时也发挥了主导作用,多赢的局面为患者争取了最佳手术时间。”

  鲍熠也很感谢患者的信任。罹患特殊肺癌专家方案5天产生“奇迹”“我想不通,自己不抽烟,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肺部毛病。”今年6月,43岁的高女士因“反复咳嗽半年余”首次来沪前往肺科医院就诊。去年底,在徐州老家的胸部CT检查中,报告提示她有右肺斑片状实变,伴两肺多发结节。当地医院先后为其进行了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等检查,考虑感染性病变的可能较大,但不排除肺结核可能性。经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后,效果没有明显改善,高女士的症状依旧加重,胸闷、气促明显,甚至无法平躺睡觉。找不到确切病因的高女士回家了,女儿上网查询发现,上海肺科医院的周彩存教授对肺癌的诊治在国内外有很高知名度,便决定来沪。

  “本想预约挂周主任的专家门诊,但来了才发现,最快也要4周后才能预约上。”绝望之际,高女士的女儿在门诊宣传栏看到有关“周彩存治疗组门诊”的介绍。接诊高女士的是副主任医师高广辉,他仔细询问患者的治疗经过,考虑很可能是一种不典型肺癌(旧称黏液腺癌或肺炎型肺癌),并已经双肺、胸膜、脑转移。

  “因为患者情况特殊,我们第一时间安排其住院,并及时向周主任汇报情况。”入院后,周彩存经过查体和阅片后,建议高女士通过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当时高女士几乎无法平卧,这意味着无法进行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周彩存带领治疗组讨论后决定,可为其进行坐位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很快,病理报告提示为腺癌,相关基因检测提示ALK(+)。“周主任决定给患者口服阿来替尼治疗。”高广辉说,治疗5天后,高女士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还可下地自由活动。“这真的是奇迹!”高女士女儿说,4周后,母亲复查胸部CT也提示肺部病灶较前有了明显好转,“妈妈出院的时候,我们特地送了锦旗,感谢周教授治疗组的所有专家,让妈妈重获新生。”高广辉说,治疗组成员除了提供诊疗前后相关咨询,包括疾病初步诊断、治疗及随访建议外,也会及时把患者特殊情况及时反馈给团队主任,“因此疑难危重患者即便没有挂上大专家的号,专家也会参与诊疗,尽力为患者提供最优方案。”

   (来源:解放日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