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孩子小“地包天”能长好?
发布日期:2022-03-01

  小明今年3岁了,口水一直流,平日里总喜欢伸下巴。

  有一天,妈妈发现小明的牙齿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别的小朋友都是上面的牙齿盖住下面的牙齿,而小明是下面的牙齿在外面,吃起饭来像个没有牙齿的老爷爷。

  妈妈在育儿群里询问才知,原来这是“地包天”,还有家长支招,“不用管,长大了就好了。”这是真的吗?

  “地包天”,顾名思义,就是下颌的牙齿咬在上颌的牙齿外面,表现为下巴前突,后牙近中错合及前牙反合医学名词为“反颌”,有些地域将其俗称为“地包天”或者“兜齿”。

  “地包天”根据产生原因分为牙源性、功能性和骨性。

  牙源性地包天是指单纯前牙萌出或替换位置异常导致的反合,下巴大小形态基本正常,这种地包天严重程度最低,最容易治疗。

  功能性“地包天”一般是由不良习惯导致的咬合异常,比如躺着喝奶、下巴前伸等习惯导致的反合,这种情况如果发现得早,孩子下巴大小形态基本正常,临床检查,部分孩子下巴可以回退到正常位置。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会觉得不用担心,孩子自己会长好的。

  其实不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也有家长在及时发现问题后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改正不良习惯,地包天的情况就可能好转。

  所以,即使是功能性地包天,也要早发现、早治疗,否则日后可能发展为骨性地包天,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骨源性“地包天”一般由于遗传和疾病导致上下颌骨不匹配,通常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二者兼有。

  这种情况涉及骨骼的发育异常治疗会比较难,一部分孩子通过早期矫治,可以解除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问题。

  如果孩子的主要问题来源于下颌,那么医生能做的就很少了。

  严重的情况,需要等到成年后,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才能改变。

  地包天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中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期安氏Ⅲ类错颌的患病率分别为14.94%、9.65%、14.98%。

  预防大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方面在婴幼儿阶段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总喜欢伸下巴或刷牙时发现牙齿咬合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另一方面如果小朋友父母三代内有地包天的遗传史,也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定期观察,避免一切不良因素进一步促发地包天。

  近年来,很多小朋友因扁桃体肥大不得不前伸下巴帮助呼吸,这种情况也要多加注意。

  (来源:文汇网 作者韦梦瑶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口腔科医生)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