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房颤规范防治”白皮书发布
发布日期:2022-08-03

  日前,上海市房颤中心会议暨《上海市心房颤动规范防治》白皮书发布会在本市举行,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的临床专家、市和区卫健委领导、分级诊疗试点区负责人、各房颤中心参建单位、基层及社区医院代表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介绍,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一直致力于房颤诊疗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加强房颤规范管理。从优秀示范单位的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到分级诊疗探索,以及房颤管理“上海方案”的试点工作开展,逐步形成了适合上海医疗发展的房颤规范化管理模式。本市目前已建立30余家社区房颤专病门诊,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帮助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社区的房颤患者管理,形成区域内上下级医院常规转诊机制,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管理,努力实现“一切为房颤患者造福”的目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表示,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将区域内医院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层级医院的优势,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完善诊疗规范,努力建立一套共享共赢的合作体制,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和分级就诊模式为目标,为本市房颤患者提供了更便利的优质房颤治疗服务。《上海市房颤规范防治》白皮书的发布有利于提高房颤全程、同质化管理水平,强化区域内医疗体系的上下联动,使房颤患者获得“早知晓、早诊断、早治疗”的全流程管理服务。

  与会的临床专家纷纷为房颤防治献计献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指出,临床上相当数量的脑卒中是由房颤引发的,抗凝不足的现状尤需引起医生与患者的重视,提升房颤病人的抗凝率至关重要,且对于没有症状的房颤同样应警惕中风的发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内科钱菊英教授指出,目前心血管病防治转折点仍未到来,还需要广大心血管医生做好抗凝、节律控制等诸多诊疗工作。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内科徐亚伟教授表示还应做好公众健康教育,让公众明晰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做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为患者预后和疾病预防做好管理工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袁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