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开心了喝酒庆祝,不开心了借酒浇愁,逢年过节喝两口,酒逢知己千杯少。临床上,我们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医生,我酒量可好了,红的、白的、黄的、啤的随便喝,我好害怕我麻不倒!”“医生我酒量大,就怕睡不着,麻药给我多打点。”……喝酒真的会影响麻醉效果吗?其实,这跟麻醉的种类有一点关系。
临床上将麻醉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被称为“全麻”,指利用麻醉药物暂时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提供睡眠、遗忘、无痛和最佳手术状态,主要包括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及吸入麻醉三种方式。
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统称为“半麻”。椎管内麻醉,根据局部麻醉药注入的部位不同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俗称“腰麻”)、硬膜外间隙麻醉(无痛分娩常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常用)。
局部麻醉,通过将麻醉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的某一部分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被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阻滞状态,主要包括黏膜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拔牙、医美、伤口缝针等常用这种方式。
那么,长期饮酒会“麻不倒”吗?
一般来说,酒精不会影响“半麻”的效果,但患者若因过度饮酒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则不建议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可选择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通过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三大类麻醉药物,协同作用完成麻醉。少部分药物会因为饮酒导致药效降低,但并不足以影响整体麻醉效果,只需稍作调整即可。
长期饮酒的患者进行静脉全麻时,麻醉医生会适当增加需要通过肝脏代谢的麻醉药物,因为长期饮酒可导致体内细胞色素“P450”增加,“P450”参与较多麻醉药物代谢过程,会加速麻醉药物的代谢。
但如果患者长期饮酒且伴随肝功能不全,术中麻醉药追加与维持的剂量就会少于平时,以降低苏醒难度。因此,“麻不倒”“睡不着”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其实,在临床上,年龄和体重才是决定麻醉药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患者身体状况,比如:性别、身高、营养状况、发育水平、精神状态、重要脏器功能(心、肺、肝、肾)、手术部位、时间和实施手术者的熟练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另外,术前定好的麻醉方案,术中并非一成不变地执行,而是根据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俗话说,麻醉医生“保命”,患者在术前一定要与麻醉医生沟通,如实告知日常饮酒情况,便于评估麻醉风险,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及用药剂量,以确保安全平稳地度过手术期。
(来源:文汇报 作者董苏琳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