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明确病因对症干预 不再谈“白肺”色变
发布日期:2023-01-05

  近期,“白肺”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不少来医院就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胸部CT提示两肺出现不同程度炎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散在的磨玻璃密度影。这里面绝大多数患者并不是真正的“白肺”,也没有达到一个很严重的程度。而临床评估为重症的“白肺”意味着肺部炎性渗出物较多,病情可能进展迅速,须及时干预和处理。

  ■“白肺”是什么

  其实,“白肺”是肺炎在影像学上的一个口语化描述。正常的肺部因为肺泡内充满气体,气体的密度较肺部组织低,在X线或胸部CT上表现为黑色。肺炎时肺泡内有炎性渗出物,渗出物为液体,密度大于气体,在X线或CT上肺部存在炎性渗出物的地方即表现为白色。当白色区域面积占肺总面积的比例超过50%,影像学上白色的区域会非常明显,此时的肺就是俗称的“白肺”。

  值得注意的是,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机化性肺炎、肺水肿、肺泡蛋白沉积症、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肺不张、肺癌、胸腔积液、药物性肺损伤、职业性肺病等也会出现影像学上的“白肺”。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白肺”,而不是谈“白肺”色变。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进一步评估病情。

  ■出现“白肺”怎么办

  “白肺”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肺炎的程度较严重,这个阶段的患者易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及心率明显加快,此时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尤为重要,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家中先行吸氧,如果不具备吸氧条件也可以通过俯卧位通气促进血气交换,改善氧合。若不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小于95%需要引起警惕,当血氧饱和度降至90%以下,或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须及时就医,尤其是对于高龄同时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直接前往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判断肺炎的类型是指导后续处理的关键,往往需要行抽血化验及立刻行胸部CT检查以及相关病原学标本采集来辅助诊断。

  ■居家如何判断“白肺”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白肺”预防很难,但可以尽早发现,最直接的检查手段就是胸部CT。现在医院急诊病人多,做CT往往要排很久的队,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家中提前作出判断呢?对于感染后发热病程较长的(一般感染后发热病程超过3日),发热整体热势非常高的(发热的极端高点超过40℃,且维持时间超过6小时或者使用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效果不甚理想),病人或家属可在家观察生命体征,心率是否加快(超过100次/分),呼吸频率是否加快(超过30次/分),精神状态如何,是否存在食欲不振、嗜睡、胸闷、透气困难、神志淡漠等,有条件的监测指脉氧,如血氧饱和度低于93%要及时就医,完善CT检查,家中有吸氧条件的在就医前可先吸氧。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肺部的炎症甚至“白肺”,一般从病程的第5—7天开始,所以即使高烧热退,患者仍需注意休息和养护,重视其他症状的控制和治疗。待全部症状消失,核酸及抗原转阴,约两周后,方可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务必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而导致出现肺部炎症甚至更加危重的“白肺”现象。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海/陈臻瑶/李海明)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