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骨折后 宜静还是宜动?
发布日期:2023-03-30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后是静养还是动养?

  这或许是每一位骨折患者难以避开的问题。

  骨折后,患者常有肢体水肿、疼痛、软组织关节僵硬,甚至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问题。

  既要让骨折断端在充分制动状态下愈合,又要适时开始肢体锻炼,促进愈合、恢复功能,这需要一定技巧。

  以小腿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为例,骨折发生后的1至2周血肿形成,并伴随剧烈炎症反应,出现局部红肿热痛。

  骨折端有血肿,容易移位,因此主张以静养为主。

  骨折后3天内疼痛明显,此时可通过抬高患肢、冰敷、骨折远端进行向心性按摩,来达到消肿的作用。

  在可靠固定及疼痛缓解后,可进行“踝泵”训练即有规律地进行以踝关节为中心的跖屈(绷脚尖)、背伸(勾脚背)动作。

  在疼痛范围内,也可以进行环绕动作。

  患肢也可进行直抬腿、侧抬腿训练,加强下肢肌力。

  在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保证髋、膝关节活动角度,防止关节功能受限。

  骨折后骨痂形成阶段,疼痛和肿胀逐渐消退,软骨痂形成,这一过程大约在骨折后的2至3周完成。

  此阶段患者可以进行动养。

  膝关节可进行无痛或微痛范围内主动及抗阻屈伸练习,患者取坐位患肢悬垂于床边,进行以膝关节为中心的膝关节前后摆动,在范围极限处保持一分钟,并逐步加入一定阻力,进一步提高下肢肌力。

  负重和行走是下肢主要功能,为了确保下肢骨折后功能恢复,骨折稳定性重建和骨折愈合是前提,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是功能发挥的保证。

  一般部分负重可在术后3至6周开始。

  拍摄膝关节X光片复查,并根据骨折线愈合情况及专业医生建议决定是否开始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患者可使用体重秤开始进行患肢负重练习,患肢负重量从体重10%开始,逐渐增加到20%、30%直至全体重。

  此阶段,同样要借助双拐,直至骨折愈合弃拐完全负重。

  因此,骨折的康复要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患者情况、治疗方式及康复阶段选择适当的动养和静养。

  对于高龄及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避免过分用力或憋气等情况,遵循循序渐进、强度适宜的原则。

  康复治疗早期介入、规律进行是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关键。

  (来源:文汇报 作者孙元青为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