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死一昏迷。北京三甲医院近两周内接连倒下三名骨干医生: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丁易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中青年医生的频频倒下,症结出在哪儿,刺痛了谁?
影响:医生朋友圈“同病相怜”
身边同伴猝然倒地,对医生群体震撼很大,医生“朋友圈”遍传各种“悲伤”。北大医院一名医生说,其实,医生过劳猝死并不罕见,只是在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频发的背景下,“接连、三甲医院、四五十岁”这些关键词,才使得上述事件瞬间成为关注热点。
成熟的中青年医生都有一个“漫长”的成长路径。通常博士毕业已30多岁,40多岁正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尤其是外科医生,等到60多岁,眼也花了,手也抖了,很难再承担动辄连续一二十个小时的高强度手术。因此,中青年医生频频倒下,不仅令人痛惜,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深思。
现状:医生连轴转、24小时值班是常态
说到每周一两次的24小时值班制度,一位青年医生向记者苦笑,“实际何止24小时?下了夜班还要接着出个一天或半天的门诊。”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在科室比较中,急诊、外科、骨科、心内科、儿科、妇产科、呼吸、消化、神经、耳鼻喉等重点科室都是“重灾区”,而这些科室35岁至55岁之间的骨干力量,正处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的状态。
“救死扶伤”的医生难道不懂得自我保护吗?一位眼科医生向记者说得直白,“不是医生不懂得自我保护和调节,工作负荷大、连轴转、手术风险大等让医生注意力都聚焦在工作上,常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科室的医生都有不同的“职业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多数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突发造成的心血管急症,一旦发作,后果常不堪设想。这也造成了医生健康“灯下黑”的现象。
警示:医生短缺可能“加剧”
工作负荷大和医生紧缺关系很大。空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薛晓东举例说,各大医院麻醉科医生配备普遍不足,工作压力大,还有私立医院来“挖墙脚”。不少私立医院愿以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薪聘请麻醉医生。前段时间,3个月内就有6名医生陆续辞职,造成医生紧缺情况“雪上加霜”。
编制也有限。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井喷式”爆发,大型三甲医院的门急诊接诊量都在猛增,但医生人数并没有相应大幅扩编。
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2011》显示,2000年至2010年每万人拥有的医生人数,欧洲各国在30人至49人之间,我国只有14.6人。更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均衡,“小医院冷冷清清,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仍未有较大改善,近期倒下的这些骨干医生都是来自不堪重负的大医院。
医生“养成”不易,优秀医生更是稀缺,在新华健康记者采访的多位医生中,很多人都表示,“不赞成下一代继续学医”。
一位医学专家警示,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状,今后中国医生短缺现象可能会日益加剧。
一个个中青年医生的倒下,刺痛的不仅仅是医生的家庭和身边人,更关乎全社会所有人的健康与幸福。让中青年骨干医生猝然倒下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不再频发,改善医生生活工作条件、环境,保障医生权益,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刻不容缓。
(来源:新华健康 作者:刘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