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有冬眠行为,这是它们在天气寒冷、食物匮乏时的生存战略。最近,动物在极端环境下的这种自我保护技能,被科学家惦记上了:如果人类也能“冬眠”,将带来非凡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可以为急症或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争取宝贵的时间、让超长时间的星际航行和太空旅行更具操作性等。如果人类可以冬眠,诸如《太空旅客》等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情节,未来有可能变成现实。
人体冬眠实际上是一种生理仿生行为,涉及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间的交叉。人类自然陷入“冬眠”状态的案例偶有发生,曾有一些被困在雪地等低温环境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的新陈代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核心体温降低,但是大脑却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些练习冥想的人,还能够自发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哈佛大学教授赫伯特·本森曾对进入深度冥想状态下的僧侣展开过研究,发现他们可以将身体的需氧量降低64%。这些案例都为科学家研究人体冬眠提供了线索。
人体冬眠的关键在于对人体温度进行一定的控制。降低体温会使人们进入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血液流动速度降低,新陈代谢率减缓。2014年,美国匹兹堡医院的研究小组进行了首次人体冬眠试验,试验对象是10名危重病人。研究人员将低温生理盐水输入到志愿者体内替代血液,使志愿者体温降至10℃,令其新陈代谢放缓、生理机能减弱,一段时间后再向志愿者体内重新输入血液。研究显示,冬眠技术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瓶颈有待克服。例如,保持冬眠的时间较短;冬眠中的人即便大幅降低新陈代谢,但仍旧会有消耗能量、排出废物的需求,如何让人在“睡梦中”满足这些需求,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此外,较之于此前备受关注的人体冷冻技术,冬眠技术的适用对象是活人,因而对技术细节的要求更高,面临的伦理挑战也更大,科学家需要从各个方面保证冬眠过程的安全性,以及避免苏醒后的不良反应。目前,科学家尚没有找到最安全的人体冬眠方式,冬眠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说词不一:有观点认为,冬眠状态会对人类的大脑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也有观点认为,长时间的冬眠对人的肌肉、骨骼、内脏等都会造成损伤。
无论是冬眠还是冷冻,实际上都是人类意在利用科学技术“逆转”自然规律的尝试。而在自然规律中进化至今的人类,无论是身体构造还是生理功能,在非极端环境下并不适用于冬眠技术。因此,让人类一睡就是几十年这样的梦想依然很遥远。
不过,科学技术正是在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并造福人类的。一旦可以无风险地让人类进入冬眠状态,哪怕时间不长,对医学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未来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空间更是无可限量。
(来源: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