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提醒>>生活提醒

汗蒸排毒有禁忌 风热捂汗反加重
发布日期:2017-02-15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冒了,一碗姜糖水喝下去,用被子捂好,睡一觉,发出一身透汗来,病立刻好了一半。这个朴素的方法就是中医“ 汗法”的一种实践。汗、吐、下、和、温、补、清、消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种基本方法,汗法居八法之首,足见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地位。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开泄肌肤腠理、调和营卫、发汗以祛除表邪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明确了汗法的应用原则和立论根据。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汗法的使用却有些泛滥。各种各样的汗蒸馆大肆宣扬发汗可以排毒减肥、美容养颜、提高机体免疫力;真正患病时往往又不经辨证就随便发汗。其实,这里边潜藏着很多健康风险。汗蒸时,人体突然处于高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使得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增大,血压明显升高,容易引发头痛、头晕、憋闷等不适,甚至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的急性发作,危及生命。汗蒸房箱体木料和竹帘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释放的气味容易造成敏感人群不适,如鼻眼刺激、头晕、头痛等。因此,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尤其不宜汗蒸。汗蒸时身体大量出汗,肾脏、汗腺等过滤、排汗系统的压力较大,所以肾功能不全的人也不宜汗蒸。

  相对于效果未知的发汗养生,汗法在一些病症上的疗效更为明确。除了感冒伤风,汗法还具有退烧、透疹、消水肿、祛风湿等多种作用。临床上,小儿急性肾炎、水肿、小便短缺也可以利用发汗配合利水法来治疗。但千万不要因此以为汗法是万能的,中医在其应用范围和分寸上都非常讲究,首要的就是区分“表、里、寒、热”,其次是把握“ 汗出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

  汗法适用于治疗表证,伤风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初起阶段,凡病变部位在皮肤、肌肉、经络,人体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无汗或少汗等症状,均属于表证,此时最宜发汗解表。除了辨别表里,疾病的性质还有寒、热之分。风寒表证通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头痛、无汗、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治疗上要用辛温性质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等,中成药包括午时茶、苏杏二陈丸、通宣理肺丸等,发汗力强。第二种是风热表证,表现为发热较重、恶寒轻微、汗出不畅、口干微渴、咽喉肿痛、咳嗽痰稠黄、大便干,此时宜用辛凉性质的解表药,如桑叶、薄荷、牛蒡、豆豉等,中成药有桑菊感冒片、感冒退热冲剂等,发汗力比较弱。

  最后要提醒的是,有几类人在采用发汗疗法时一定要慎重。比如平时多汗的人,往往是表虚、贫血、流产以后血虚、患肺气肿、气喘以及素来倦怠乏力的气虚等虚证者,不能一味发汗,否则愈汗愈虚,反伤正气。此外,心衰、吐泻脱水的病人也不宜发汗。

    (来源:生命时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