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时评

“诊疗技术好,不如论文写得好”的状况需改变
发布日期:2013-07-01

    “微博最火女医生”于莺辞职激起的热议已经淡去。但临床医生“玩不过科研考核体系”的话题还在持续。

    一些专家及医生坦言:目前医生晋升职称靠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临床能力的高下却屈居其次。“诊疗技术好,不如论文写得好”,这种有失公允的评价体系,非但无法为病人带来实效,更会使医生职业魅力降低,最终迫使部分医生选择“出走”。

    辛勤付出却前途渺茫

    近年来,从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出走”的医生不少。于莺所在的协和医院曾一年内有10名医生选择辞职。申城也不例外,几年前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就发生过26名医生一年内5人辞职,他们有的选择去了药企,有的甚至脱离医疗相关领域。积累近十年的临床丰富经验,一朝说走就走,急诊科医生留下的理由与于莺雷同:辛勤付出却前途渺茫,不值。

    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生的职称评价体系中,虽都带“医师”二字,但核心竞争力却与医疗并不紧密关联。以本市大医院为例,主治升副高,起码需要3篇核心期刊论文,副高升正高则要求更多。如评定职称竞争激烈,论文数量、核心期刊影响因子、课题数量就一路“水涨船高”,至于临床能力,因缺乏科学评估体系,一般过得去就行。评价“指挥棒”指向科研指标,一些不擅长科研的医生吃了亏。中山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孙湛直言,“急诊工作量特别大,哪来时间一年写几篇论文?日夜班交替、危重病人不断,忙了好几年,职称评不上,反倒落得个临床多做多错。医生职业的尊严与体面,又从何谈起?”

    论文课题为啥“一头热”

    评价临床一线医生,为何侧重论文、课题这样的科研选项?客观说来,少数医生兼备临床、科研思维,确实会将科研成果转化至临床,造福病人。这些医生往往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佼佼者。然而,用这种“高阶”要求比对所有医生,易造成评价体系“剑走偏锋”。数据显示:当下我国医疗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率不足8%,低于科研总体转化率的20%。这也从侧面说明,“医疗科研化”升温,并未使广大病家切实受益。

    论文课题“一头热”,业内专家分析原因有三。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教学附属医院评职称,一度参考大学体系,医生看齐大学教师,导致论文、课题等成为关键要素。从实际操作看,科研指标更易量化统计、临床能力则较难归纳对比。迄今我国临床最常见的仅有漏诊率、医疗事故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等“粗放型”指标,难以客观反映医生的真实水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科研论文带动科研课题,课题带动基金项目,科研与经济的捆绑,能为医院带来效益,在需要自负盈亏的医院管理者的天平上,科研指标自然就会压倒临床能力了。

    申城评价体系酿改变

    毋庸置疑,现代医疗科研与临床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但归根结底,医生的科研能力无法代替临床能力。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说,我国在培养医生的过程中,本就技术有余、人文不足。过分强调偏离临床的科研,更把医生从病床边“拉走”。中山医院老院长杨秉辉认为,临床医疗的对象是人,临床能力涵盖医生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等,忽视了这些因素,无法成就一名好医生。

    从SCI被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ndex愚蠢的中国指标”,到于莺辞职,医生评价体系在备受争议之时,已开始酝酿转变。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去年开始,本市医生职称评定中,科研论文数量已有相应缩减,并要求必须紧密结合临床。今后,医生申报职称时,临床能力打分将大幅提升,医生除上交临床工作量表(包括门诊、查房、手术等)外,还将接受37个学科组专家的现场评审,以期将真实临床水平展现出来。也有专家建议,我国医生是否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摒弃职称评定的传统做法。只要医生持资质上岗、定期接受考核,自会更新理念技术,让病人接受最合理的治疗。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