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内洗碗间的角落里放着一个不锈钢桶,里面剩饭剩菜的汁水正通过塑料筛子往下滴。这样提取出的,就是由泔水而来的废油,这种废油经过再加工,变成“秘制”酱料、“特色”烤鱼的一部分。前天(12月10日),静安区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3名被告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并处罚金1000至2000元。
多家连锁店使用“地沟油”
今年8月7日晚,市食药监局静安分局来到“幸福131”餐厅突击检查。洗碗间的一个不锈钢桶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经当场取证,发现该店使用地沟油,但厨师长徐明、厨师许华、吴鸿对此均表示否认。
经静安区食药监局调查认为,该店以地沟油制作的菜肴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涉嫌犯罪。此后,“幸福131”餐厅在黄浦、长宁等区开设的多家连锁店,均被查出生产销售“地沟油”犯罪行为,餐厅被吊销营业执照。
“秘制酱料”竟取材“地沟油”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徐明、许华、吴鸿于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间,受餐厅行政总厨刘春喜(另案处理)指使,使用从餐厨垃圾中提炼的废弃食用油脂作为原料,制作“秘制酱料”,用于烤鱼等菜品。
洗碗工张阿姨回忆,客人吃剩的菜被倒在一个过滤盆内,下面有个桶接汤水和油,3天就能装满一桶,每桶大约四五十斤。厨师们先把泔水沥出的“老油”进行加工,再按比例使用“老油”替换食用油制作酱料,与食用素材一起做菜,最后销售给顾客。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麻辣烤鱼和泡椒烤鱼。
“地沟油”制售更加隐蔽
检察官蒲虎介绍,被告人不仅是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用油,还制成食品销售,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很大危害。
此案件的“地沟油”制作更加隐蔽。其一,原材料为剩菜,不费功夫也不增加成本;其二,加工点就在厨房,省去流转环节,给查处增加难度;其三,操作工就是厨师。其四是“障眼法”,餐饮企业的废弃食用油脂均由有资质公司回收。该餐厅表面上“统一回收”,背地里却“暗自加工”。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