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奇闻秩事

双胞胎患怪病不停撞墙自虐
发布日期:2013-05-22

  双胞胎患怪病不停撞墙自虐

  辛酸童年:双胞胎双手被捆

  

  “孩子刚出生就持续发高烧,之后大脑发育缓慢,会走路时就开始不停地打自己、抓自己的脸,或者咬人、撞人、撞墙,到现在只能常年将孩子的双手捆绑起来。就是晚上睡觉翻身时,也要使劲打自己一阵子才能继续睡。”看着被捆绑的孩子,父亲曾以福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记者在晋宁和澄江见到了一对双胞胎:太阳穴高高隆起。这对双胞胎太阳穴上的隆起是自己击打起来的,而且孩子得手就不停地击打自己,连手背上都击打出了厚厚的茧子。

  

  晋宁父母身边:小双喜12岁还光着屁股

  

  记者赶到晋宁县晋城镇时,在一间出租房里见到了双胞胎中的老大曾双喜。孩子已经快12岁了,只穿着一件上衣,光着屁股,脚下是一双拖鞋。双手背在身后,一条软布带紧紧地捆住了孩子的双手。小双喜侧着头打量着记者一行,两侧太阳穴上鼓起红肿的斑块,嘴巴上也有被抓伤的痕迹。

  

  父亲曾以福酸涩地说:“我们不敢给他穿裤子啊!从发病到现在,他都不能自理,一天要拉尿在裤子里很多次。每天屋里都堆着他的屎尿衣服,连屋子里都常年弥漫着屎尿味。”

  

  看到孩子的双手被布带勒出深深的印痕,都有些红肿了,小双喜的妈妈李纪芬心疼地给他松开了捆绑的布带。但让人吃惊的是,刚松开束缚,小双喜就双手左右开弓,不停地击打自己的太阳穴。一边打,还一边不停地哭喊。

  

  见此状况,一屋人连忙想给他重新捆绑起来,但他张口就咬母亲的手,还不停地想撞她。等把小双喜捆绑起来,他才安静了些,不停地“背着手”在屋里踱步。

  

  母亲的眼里含着泪:“松开手他就是这样,一直不停地打自己,打得手背上都起老茧了。或者,跑起来后一头冲人撞下去。稍不注意,就被他撞一个跟斗。就是晚上睡觉时,我们也是先松开带子,按住他的手,等他睡着了才敢离开。但即使如此,只要晚上翻个身,他也要使劲敲打自己一阵子才睡得稳。我们还要想着一夜喊他几次去卫生间,稍不留意,被褥上就满是大小便了。”

  

  曾以福的朋友陈林强说:“这孩子的头顶非常硬,就是成人拍打几下,他也感觉不到疼。有时候,他还乖乖地让人打几下头,好像这样才能减轻一点疼痛。”

  

  曾以福说:“双喜喜欢吃油炸的豆腐和蚕豆。如果哪天晚上有时间带他出去了,我们就松开他的带子,把他的双手握在后面,给他买点炸豆腐或雪糕,他就高兴得跳,但不会说话。如果出去不给他买东西吃,他回来就撞人、折腾。另外,他还喜欢吃生白菜。”随后,李纪芬洗了几片白菜叶拿过来,小双喜就“咔嚓咔嚓”地大嚼起来。

  

  澄江外公家:小双红将墙皮都撞脱了

  

  随后,记者驱车到澄江,看望曾以福的小儿子曾双红。

  

  车子刚驶进澄江县右所镇吉花村委会洋潦村,在路边闲玩的一群人中,一眼就看见了一个被捆着双手的孩子,曾以福说:“那个孩子就是双红了。”

  

  小双红太阳穴上的伤痕比双喜稍轻一点,但脸上的抓伤痕迹较多,一条大围脖将他的双手牢牢缠在身体两侧,丝毫不能动弹。不同的是,他比小双喜多穿了条旧裤子,但裤子上给他剪开了裆,方便撒尿。

  

  看见曾以福到来,小双红好像见了陌生人,自顾在路边低着头。有个村里的小朋友凑过来看热闹,不提防小双红冲上去就是一头,吓得小朋友落荒而逃。小双红的外公李志今年已经74岁了,他叹息说,两个孩子原来一直都跟着他们,但孩子的病越来越厉害,他们已经照顾不了两个了。所以,去年小双喜才跟着爸妈去了晋宁,留下双红由他们照顾。两个孩子都在家时,不发病时还能在一起玩耍,发病时就开始殴打对方或打自己。有次,双红的耳朵被双喜咬住不松开,都因此咬得变形了。

  

  在尝试着解开小双红的束缚后,他左手刚松开,就像小双喜一样,不停地打自己的头,还不停地抓自己的脸。双红的外婆连忙将他捆起来,抹着泪说:“村上的孩子都不敢跟孩子玩耍,见他们出来,就喊‘老双胞来了,快跑!’一个比一个溜得快。看见有不走的,两个人就拿头撞人家,一会儿就把一群孩子吓跑了。而且,街上经常有车辆经过,他们都不会躲车。我们还怕他们被狗咬着,所以一出门就得跟着他们。像这样子,都12年了……”说到这里,老人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外公李志苦笑着说,孩子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自己方便,“有时我们给他扒下裤子来,把他按在地上半天,他就是不撒尿。但刚提起裤子,他就尿了。天天洗裤子,就是我们老两口每天要做的‘功课’了”。

  

  老人的家是一栋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到处漏雨,墙基也快倒塌了,但一直没钱维修。狭窄的屋子里只有一条旧沙发,靠背上放着几块旧海绵。小双红刚到家,就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往后撞头。外婆连忙拿来一个海绵缠成的“帽子”扣在他头上,避免撞伤头部。在孩子睡觉的床头上,也胡乱缠着海绵。外婆说:“孩子醒了就撞床头,没办法我们才给他缠点东西。”

  

  李志指着门口的墙皮说:“孩子犯病或感觉疼痛时,简直是逮哪儿撞哪儿。不但将门口的石灰墙皮撞脱了几大块,还不时去撞廊下的木柱子,看着心疼啊!原来,孩子还敢上下老楼梯,但发病严重后,就不敢上下楼了。他妈去买菜时怕他乱跑,就把他放在楼上,他看着楼梯打转,但就是不敢下来。但去年有一次,他还是从楼上滚下来了,当时没发现什么,第二天却发现孩子的左肩膀肿起来。到医院一检查,原来孩子的锁骨摔断了,为此又举债七八千元给孩子看伤。但因为没有后面治疗的钱,到现在钢板还留在孩子锁骨上,没有取出来。”

  

  病因:疑是出生时发高烧引起

  

  说起孩子发病的原因,曾以福的眼里也含着泪:“小双胞胎刚出生就持续发高烧,一周后才退下去,当时也没有多想。但后来孩子就只会坐,不会站起来走路。小双红是在4岁才学会走路的,而双喜一直不会走,我就拿着棍子打他,才逼着他慢慢学会走路了。”

  

  但四五岁前,这对双胞胎还有个惹人烦的毛病,就是黑天白夜不停地哭,哭得所有的人都招架不住。在他们两岁时,曾以福曾带着他们回了一次贵州老家:“在12小时的火车旅途中,两个孩子一直不停地嚎。所有乘客都耐不住了,我们只有转到别的车厢去,等另外车厢里的人也耐不住了,就再到别的车厢去躲避。有些乘客实在受不了,干脆跑到过道里去站着打盹。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带着孩子出远门了。”

  

  后来,两个孩子不怎么哭了,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晚上常常不睡觉,不停地撞墙、折腾,一家人只好眼睛红得像兔子似的陪着他们。看到他们互相打架,还劝不住。曾以福只好使用“暴力”,拿出小棍子来敲打几下,两个孩子才能安静一会。

  

  4年前,两个孩子“闹得”越发厉害了,只好一起捆起来,到晚上才敢松开捆绑。到去年,年迈的岳父、岳母实在“捂”不住两个孩子了,才将双喜接到晋宁,由双喜的妈妈照顾。但小双红还是“不老实”,经常动不动就撞人。“岳父、岳母年龄大了,有时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但双红经常突然一头就撞过去,将老人撞个跟斗。这些年,老人都不知被孩子撞翻多少跟斗了。”说起这些,曾以福感到很内疚。

  

  “现在,我们已无力再给孩子看病了。如果两个孩子能生活自理,我们就心满意足了!”父亲曾以福憧憬着未来。

  

  离开澄江时,曾以福喊:“老二,我要走了,跟我上车吧!”但小双红还是置若罔闻地看着其他地方,嘴里低声哼哼着。

  

  摇上车窗,曾以福的泪水差点掉下来:“以前孩子病轻时,还能模糊地喊爸爸,但现在却啥都喊不出来了。不看到他时,心里还好受点。见到孩子了,心里难过啊……”

  

  治疗:给孩子看病负债累累

  

  自从孩子患病后,曾以福一家就踏上了给孩子求医的漫长之路。家里的积蓄很快花光了,就举债给孩子看病。

  

  在跑过了很多医院后,他们到底也没弄清孩子得了什么病,只听医生说:“孩子是大脑发育缓慢。”另外,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到目前,为两个孩子看病,已负债累累,曾以福说:“仅催得急的外债,还有4万多,我只能一次次跟人家说好话,希望再宽限一些时日。当初人家救了我们的急,我们也不能老欠着人家。所以,小双红锁骨断后留在肩膀上的钢板,我们也没钱取出来了。我想等着把要紧的外债还一下,再攒钱给孩子取钢板。”

  

  “孩子的病因就在头上,肯定是哪根神经有问题,痛起来就折腾着闹。他自己不停地打自己,估计也是太阳穴疼得厉害,打起来他也感觉疼,但不打更疼,所以每次打起来就边打边喊叫或哭闹。”李纪芬这样揣测孩子的病。

  

  李纪芬还告诉记者:“我们在中央二台上看过一个类似的例子,一对小双胞胎姐妹,也是患了同样的病,后来采用神经搭桥手术治愈好了,但花费巨大。我们希望相关的医疗专家能给孩子诊断一下病情,确诊一下,看我们孩子和那对小姐妹是否是同一种病。”

  

  希望:孩子能自理就满足了

  

  在晋城镇曾以福的出租房里,还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曾以福苦涩地说:“目前,两个双胞胎儿子都领了三级残疾证,政府也补贴一点,但我们老了他们咋办啊!所以,又要了一个小儿子,但因为没钱,到现在还没有上户口。”

  

  对这个小儿子,曾以福夫妇疼爱有加,而且还要时刻提防着小双喜捣乱。他发起病来,连8个月大的小弟弟都打,所以,李纪芬现在只有在家里照看着两个孩子。曾以福以前学过电气焊,目前,在晋城镇一家汽修厂上班。在了解到他家里的困难后,老板还为他出钱租了房子,把大人孩子都接到晋宁来。

  

  曾以福说:“孩子越大,发病的几率就越高,他除了脑子有毛病外,肢体上没毛病,力气也在逐渐增加。现在岳父母已经快管制不住小双红了,再过几年,怕是我也按不住他了。再说,等他们成年后,总不能再由母亲给他们擦屎尿吧。我们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士和医疗机构,能给两个孩子提供一些援助。如果两个孩子能生活自理、自己吃饭、穿衣,我们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