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寻医问药>>

房颤患者“血栓根据地”被密闭
发布日期:2014-04-17
    中山医院成功施行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患者“血栓根据地”被密闭
 
    ■名词解释 房颤——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房颤发病率为0.5%—1.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病率达10%以上。据估计,我国目前房颤患者约千万人。
 
  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脏内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脑中风、脏器栓塞及外周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其中,脑中风为房颤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而且研究发现,房颤患者中风危险是普通人群6倍以上,临床1/5的脑中风是由房颤造成的。房颤导致脑中风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房颤患者中风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且病情严重(致死致残率达50%以上)。左心耳——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是左心房的一部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的产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左心房变成了左心耳,而原始左右肺静脉被并入左心房成为左心房主要组成部位。房颤时,左心耳明显增大,且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极易形成血栓。
 
  ■房颤治疗再添新技术。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领衔的团队,率先在华东地区成功施行了左心耳封堵术,以“消灭房颤患者血栓的根据地”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疾病。日前在沪召开的第12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这一手术进行了实况转播。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房颤患者容易并发血栓,导致脑中风(也称卒中)。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房颤患者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近年来,针对左心耳的经导管封堵或外科手术治疗作为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手段受到人们关注。其中,经导管封堵左心耳因为伤口小、不需开胸及体外循环被认为更具前景。而该项新技术主要是通过微创方法闭合房颤患者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以“消灭房颤患者血栓的根据地”,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降低患者中风的风险。
 
  据了解,其手术过程类似于支架手术,医生在患者股静脉穿刺建立通道,然后沿着股静脉将压缩的封堵器送至左心耳处,打开封堵器闭合左心耳。中山医院使用的这一系统是目前全球研究最为深入,也是唯一具有长期临床试验数据和随访数据的左心耳封堵系统。相关试验的长期数据显示,相较于药物华法林,该封堵系统能更有效预防脑中风,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且减少出血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二级预防),效果更为显著。
 
  据葛均波介绍,目前,经导管左心耳封堵的主要适应证为出血风险高、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抗凝的患者。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其适应证可能会进一步拓宽。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青 潘文志)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