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健康>>儿童

宝宝吃水果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日期:2013-06-21

  注意事项一、给宝宝吃水果要注意食用时间

  有的妈咪喜欢从早餐开始,就在餐桌上摆放一些水果,以供宝宝在餐后食用,认为这时吃水果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当然,这对于喜欢吃动物性荤腥和油腻食品的人很有必要,但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宝宝却并不适宜。因为,水果中有不少单糖物质,极易被小肠吸收,但若是堵在胃中,就很容易形成胀气,以至于引起便秘。所以在饱餐之后不要马上给宝宝食用水果。然而,也不适宜在餐前给宝宝吃。因为,宝宝的胃容量还比较小,如果在餐前食用,就会占据胃的一定空间,由此,影响正餐的营养素的摄入。另外,宝宝吃柑橘前后的一小时不宜喝牛奶,不然的话,柑橘中的果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相遇后,即可发生凝固,影响柑橘中的营养吸收。

  最佳的做法是:把食用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中午午睡醒来后,这样,可让宝宝把水果当做点心吃。每次给宝宝的适宜水果量为50-100克,并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及消化能力,把水果制成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果汁或果泥,如一到三个月的小婴儿最好喝果汁,四到九个月的宝宝则可吃果泥。

  注意事项二、给宝宝食用水果时要与体质相宜

  给宝宝选用水果时,要注意与体质、身体状况相宜。舌苔厚、便秘、体质偏热的宝宝,最好给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芒果等,它们可以败火;秋冬季节宝宝患急慢性气管炎时,吃柑橘可疏通经络,消除痰积,因此有助于治疗。但柑橘不能过多食用,如果吃多了,会引宝宝上火,每天给宝宝吃二到三个即要打住;

  最佳的做法是:当宝宝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时,多吃含胡萝卜素的杏、甜瓜及葡萄柚,能给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在秋季气候干燥时,宝宝易患感冒咳嗽,可以给宝宝经常做些梨粥喝,或是用梨加冰糖炖水喝,因为梨性寒,可润肺生津、清肺热,从而止咳祛痰,但宝宝腹泻时不宜吃梨。另外,皮肤生痈疮时也不宜吃桃,这样会使宝宝病情更为加重。

  注意事项三、在不同的情况下巧吃苹果

  近来,国外的营养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对身体健康最有利的有10种水果,其中苹果排在第一位。因为,营养学家们认为苹果性平凉,具有开胃、润肺止咳、生津解渴之功效。因此,在宝宝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口咽干燥、身热咳嗽时,如果吃一些苹果,可有健身、防病、疗疾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由于富含纤维物质而利于肠肌蠕动,所以,又有通便的作用。为何苹果既能止泻又能通便?这主要取决于怎样食用。

  最佳的做法是:宝宝消化不良时,应该给吃加温的熟苹果泥,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等收敛物质,能够掏肠痉挛,吸收肠毒素,从而达到止泻作用。在宝宝排便不通畅时,生食苹果较适宜。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它们不能被肠道吸收,加之苹果酸刺激肠肌,所以能够促进通便。因此食用配方奶而便秘的宝宝,可让宝宝吃一些苹果泥。当宝宝咳嗽并嘶哑时,把生苹果榨成汁给宝宝喝,还可以润肺止咳。

  注意事项四、有些水果宝宝食用要适度

  荔枝汁多肉嫩,口味十分吸引宝宝,通常他们吃起来就没个够,然而妈咪最好把握住宝宝食用的量。因为,大量吃荔枝不仅会使宝宝的正常饭量大为减少,影响对其他必需营养素的摄取,而且常常会在次天清晨,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如果不马上就医治疗,便会发生血压下降,晕厥,甚至死亡的可怕后果。这是由于荔枝肉含有的一种物质,可引起血糖过低而导致低血糖休克所致。

  柿子也是宝宝钟爱的水果,但当宝宝过量食用,尤其是与红薯、螃蟹一同吃时,便会使柿子里的柿酚、单宁和胶质,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硬块儿。这些硬块不仅会使宝宝发生便秘。而且,有时由于这些硬块不能从体内排出,便会停留在胃里而形成胃结石,致使宝宝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香蕉肉质糯甜,又能润肠通便,因此,也是妈咪经常给宝宝吃的水果,然而,不可在短时间内让宝宝吃得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宝宝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一般来讲,对于两岁以上食量不太大的宝宝,每次吃一根即可,每天可吃两次。

  西瓜性寒,属生冷食物,如果食用太多,不仅会使脾胃的消化能力更弱,而且还会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宝宝吃西瓜一定要注意数量,绝非多吃易善。在有些情况下不宜给宝宝吃西瓜:1、在感冒初期时要慎食;2、宝宝患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不全时;3、宝宝口腔长口疮。

  最佳的做法是:

  1岁以前的婴儿吃水果有三种方法:一是喝新鲜果汁。选择新鲜、成熟的水果,如柑橘、西瓜、苹果、梨等,用水洗净后去掉果皮,把果肉切成小块,或直接捣碎放入碗中(先去果核),然后用汤匙背挤压果汁或者用消毒纱布挤出果汁,也可用榨汁机取果汁。二是煮水果。将水果用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盖上锅盖,煮3至5分钟即可。三是挖果泥。4至5月大的婴儿即可吃果泥。先将水果洗净,然后用小匙刮成泥状。最好随吃随刮,以免氧化变色,也可避免污染。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