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饮食营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常食海产品当心甲状腺
发布日期:2006-11-29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沿海地区患病人数更是显著上升。众多研究表明,过度食用富含碘元素的海产品,是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碘的来源及作用

  碘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岩石、土壤、空气和水中,空气中碘的含量以海洋上空的含量最高。离海洋越远,空气中含碘量越低。海洋生物中的碘含量要比陆地生物高得多,含碘最高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其中海带中含碘量最高,干海带中达到240毫克/千克以上;干紫菜中可达到18毫克/千克;其次为海贝类及海鱼类(0.1~0.8毫克/千克)。

  碘的主要作用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完成的。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碘摄入量为成人150—300ug/d,虽然只要每日碘摄入量<1000ug均属于安全范围,不会引起碘中毒,但长期高碘状态对于身体各器官尤其是甲状腺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

  卫生部公布的《食用盐碘含量》,将“食盐碘强化量为20mg/kg至60mg/kg,修改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至30mg/kg。同时,卫生部也承认,“在实施食盐加碘的10年内,碘过量使得甲亢的危险性提高,并使隐性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转变为显性疾病”。

  不可忽视的“粗脖子”

  “沿海地区的人,粗脖子的很多,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是许多东部沿海居民的共同认识。殊不知,长期高碘饮食已使得大多数居民的甲状腺处于高危状态。

  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虽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表现多为颈部肿大、怕热、多汗、消瘦、乏力、突眼、心悸等常见症状,只要配合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测定,并不难诊断。

  甲亢的治疗技术,现阶段也已非常成熟,主要以131碘治疗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为主要疗法,二者各有特点。131碘治疗对于颈部肿大、病程过长、病情严重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疗效显著,能短时间内降低体内激素水平、缓解症状并迅速缩小肿大甲状腺。131碘治疗后出现甲减状态相对较早,但其危害远逊于甲亢,且容易纠正。

  除了甲亢外,“粗脖子”患者中还有小部分是甲状腺肿瘤患者,此类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甲亢症状,通常是自己无意中摸到颈部肿块,或经他人提醒颈部肿块后前往就诊。让人遗憾的是许多病人都在病变恶化后才发现癌的存在,等诊断时已为相对晚期。

  当发现甲状腺癌时,首先应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然后行131碘与甲状腺激素抑制联合治疗,这已是国际上公认治疗甲状腺癌的理想方案。化疗和放疗对于此病疗效较差,且会对131碘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予推荐。

  甲状腺癌细胞大多具备一定的摄取131碘的功能,通过放射性131碘治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十分良好的预后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