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有胃病孩子易染慢性胃炎
发布日期:2017-03-2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内二病区主任黄海说,年幼的孩子经历过排便困难的疼痛后,易因恐惧排便导致一段时期内再次出现排便困难。功能性排便困难是多因素造成的,滥用泻药会引起恶性循环,“我们开始时一般用些泻药让孩子大便顺畅,减轻心理包袱,随后应以行为训练为主,配合清淡饮食,多吃青菜、多喝水。”
有些功能性胃肠病患儿表现为无规律、短时间、不剧烈的腹痛,大多可通过饮食指导和简单药物处理。但龚四堂强调,家长自己无法判断孩子的症状是属于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所以首先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儿科消化科咨询,若真有器质性疾病,就应按医生的指导治疗。
宝宝喝牛奶后反复哭闹
或是过敏
在喂养方面,龚四堂指出,能够母乳喂养的,毫无疑问应首选母乳,因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若孩子喝牛奶后总哭闹、脸上长湿疹或睡不好,家长应考虑是牛奶过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特殊配方奶粉服用,大部分这类孩子一岁半后情况会减轻,无碍于健康成长。”然而,婴幼儿期曾对牛奶过敏的,日后得特异性皮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也较高,值得家长注意。
若喂养后宝宝呕吐、溢乳,器质性改变导致的所占比例很小,经过医生诊断排除器质性原因后,通过改进喂养方法,情况基本都会好转。
爸妈有胃炎
别用嘴喂食
黄海指出,功能性胃肠病一般由饮食失调、休息不好等诱发,偶尔出现、症状轻微、肚子柔软的,可在家观察情况。而器质性胃肠病中,感染、胃和十二指肠慢性病最常见,“若孩子表情痛苦、大汗淋漓、肚子很硬甚至不让碰的,可能是急性胃肠感染,应该到医院治疗。”
而如果孩子持续半年以上反复肚脐周围或剑突下疼痛,可能显示孩子有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家人有胃病的孩子,易在生活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慢性胃炎。这类孩子本身胃酸分泌较多,易胀气、泛酸,平时应少吃酸味及辣味食物,糯米、汤圆、汽水等产酸的食物也应尽量避免,红薯、芋头等粗纤维食物对排便困难的孩子来说是“宝”,但胃消化功能不佳的孩子不宜过多食用。
黄海提醒,由于中国人大多不奉行分餐制,幽门螺旋杆菌很容易通过日常生活传播,家长平时应该注意喂养方式,“老一辈用嘴喂孩子的方法应该杜绝”。
轮状病毒腹泻
春季迎来小高峰
每年春节后儿童医院消化科门诊都会接治不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小患者。龚四堂提醒,过节期间婴幼儿要按照平时的习惯饮食,家长别因为过年了就让小宝宝和大人吃相同的食物,更别让孩子暴饮暴食,汽水会刺激胃肠,也应少喝。
每年春天潮湿温暖的天气都导致广州出现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小高峰。龚四堂介绍,轮状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部分患儿刚开始会出现发烧和呕吐症状,同时或稍后出现腹泻。
黄海介绍,轮状病毒性腹泻是自限性疾病,症状轻微的对症治疗、口服补液即可,但病情严重者,病毒对心脏、肝脏都有一定影响,还可能引起高热、脱水,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腹泻得厉害,小便次数少、颜色黄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此时往往要用打吊针的方式来补液。
宝宝轻微拉肚子
进食可按平常量
黄海表示,临床上发现家长有两个极端,孩子拉肚子了,要么让他(她)多吃补充营养,要么就不让吃,希望减轻胃肠负担。“实际上,根据治疗指南,轮状病毒性腹泻不厉害的孩子,可以按平时的量进食,但此时饮食成分应该简单,避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不过,国外有研究发现拉得很厉害的轮状病毒感染小患者会出现继发性乳糖耐受,如继续进食含乳糖的奶类,可能会肠胀气、腹痛、吐得更厉害,“营养学家认为,这类孩子可以服用以麦芽糖等替代乳糖的配方奶粉,即俗称的‘腹泻奶粉’,好了以后就可以恢复喂母乳或者之前喝的奶粉。”
专家提醒,轮状病毒主要通过手、口途径传播,孩子的玩具、用具要定期消毒,孩子要勤洗手,戒掉从地上捡起玩具就往嘴里送的不良卫生习惯。此外,春季也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一是手足口病、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二是本已有哮喘的小患者,在春季容易被感染诱发病情,家长在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空气质量不佳的地方逗留。
(来源:99健康网)
健康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