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治疗顺序重新组合给肿瘤患者带来的变化
发布日期:2022-07-07

  发现肿瘤,无法接受切乳,怎么办?临床上,这样的乳腺癌患者并不少,确诊肿瘤后,一种先化疗再手术的新辅助治疗方式正让更多患者获益。

  两难抉择下的“第三种方案”

  朱小姐35岁,体检报告左侧乳房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怀疑乳腺癌,于是前来乳腺外科门诊。经触诊,结合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结果,考虑左侧乳腺癌可能大。进一步通过磁共振检查、全身评估和穿刺活检,证实了乳腺癌的诊断。患者面临着切除乳房的手术选择。可是,她内心实在无法接受这一手术方式。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乳腺癌,没切乳房,也好好的。我这个情况,可以不切吗?”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确实是一个两难抉择。乳腺癌可以保乳的,医生肯定首选保乳手术,但遇到肿块较大的,如果直接做保留乳房的根治手术,一方面是很难把肿瘤切干净,另一方面即使勉强切干净了,乳房的形态也几乎没有了,术后剩余部分再长肿瘤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安全。所以说这类情况,直接保乳不合适。

  但这名年轻患者依然接受不了,希望寻找“第三种方案”。既要活下来,也想更好地活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关注确诊之后的生活质量。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这名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肿块太大,好在经超声、钼靶、磁共振检查看下来,只有一个肿块,且肿块位置也还可以,可以尝试“新辅助治疗”。简言之,就是将治疗顺序重新组合。通常的治疗顺序是先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进行相应化疗等。如今,考虑先用药,把全身治疗提前,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把肿块缩小,再做保乳手术。

  安度五年术后复发高风险期

  经一番详细介绍,患者理解并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的方案,但依旧有顾虑,“用药了以后,乳房能保下来的机会大不大?”患者担心,如果没有保下来,反而还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机。

  其实,是否“保成功”,看两方面。一个是看治疗反应。乳腺癌分好几个类型,从穿刺病理结果看,这名患者的肿瘤属于对药物相对敏感的类型,很大概率用了药之后,肿块会小。当然,肿块退缩的具体情况还是要在治疗过程中监测。一般每两个周期评估一次,边做边看,要有耐心。另一个就是看切缘。最后手术时要把肿瘤周围一圈边缘组织(医生称作为“切缘”)送病理切片检查,保证剩余的乳腺组织没有肿瘤残留。肿瘤能切得干净,乳房才能保下来。

  治疗如期进行。经六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后,患者成功接受了保乳手术,并于术后两天后就顺利出院了。

  术后,病理证实,通过术前的新辅助治疗,病灶完全消失,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术后也不需要再进行化疗,继续做满一年的靶向治疗,并且完成放疗即可。

  5年后,40岁的朱小姐再次来到乳腺外科门诊复查感慨:虽然治疗的过程很艰苦,也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回过头来想,这一切是值得的。

  就这样,患者安然度过五年的术后复发高风险期,如今依旧坚持每年定期复查。

  新辅助治疗人人合适吗

  很多人会问,那么,新辅助治疗人人合适吗?并非所有患者在初诊时都具备保乳的条件,对部分保乳意愿强烈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酌情采用新辅助治疗,从而提高保乳成功率、降低局部复发率。

  新辅助治疗,简言之就是在手术前进行全身药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其组合等。

  新辅助治疗目的包括:第一,将不可手术的乳腺癌变成可手术的乳腺癌(降期手术);第二,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变成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保乳);第三,获得体内药物敏感性相关信息,指导后续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对肿瘤体积较大、不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尤其是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肿瘤显著缩小,保乳转化成功率较高。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EBCTCG)的一项研究分析表明,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保乳率(65%)高于辅助化疗的患者(49%)。也有研究指出,新辅助治疗可以使42%不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转化为适合保乳手术,新辅助治疗后保乳手术的成功率达93%,并且不会导致保乳患者更高的局部复发率。

  要强调的是,新辅助治疗后保乳的实施,应当规范合理,依赖于专业团队的充分评估、准备、监测、干预和协作,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目前,在华山医院甲乳外科,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同时通过新辅助治疗、保乳整形、全乳重建等多种治疗手段,6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最终接受了保乳或乳房重建手术。“带着完整的身体回家”,也是乳腺外科医生寄予患者的美好期许。

  (来源:文汇报 作者金贻婷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甲乳外科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