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帮助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
发布日期:2023-03-08

  年逾七旬的王先生因突发中风被送到医院急诊抢救,醒来后觉得口渴,想伸右手拿床边桌上的杯子喝水,可是右手抬不起来。

  老伴见状立刻拿起水杯给他喂水。

  结果王先生喝第一口的时候就被呛得满脸通红,不停咳嗽。

  此时医生正好查房,告诉王先生暂缓喝水,根据呛咳的表现,考虑他存在吞咽障碍,这时候吃东西、喝水都有可能造成误吸引起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所以进食前要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脑中风患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急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7%~78%。

  尽管部分患者吞咽困难可在中风1个月内恢复,但是中风早期的吞咽障碍不仅造成经口进食量减少,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而且明显增加患者误吸及肺部感染的风险,使得中风致残率和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

  中风患者进食或饮水时出现频繁呛咳,即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吞咽障碍,采用饮水试验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

  饮水试验3级以上说明存在严重吞咽障碍,普通经口进食困难,容易导致误吸,甚至有窒息危险,需插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给予中风患者适当的营养治疗

  研究显示,吞咽障碍是中风后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风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群体,营养不良患者6个月病死率或严重残疾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的患者。

  针对脑中风的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医学营养治疗,满足患者在特定时期的营养需求。

  每日做到主食粗细搭配,食物种类丰富多样,达到营养合理的目标,保证充足的能量和适宜的体重。

  采取低脂饮食,建议进食植物油脂补充脂肪酸,不推荐动物油脂。糖尿病患者还需控制进食总量,不吃高糖食物。

  ■必要时改变食物的质地与性状

  对存在吞咽障碍但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改变食物的质地与性状来实现。

  改进固体食物:将固体食物改成泥状或糊状。

  固体食物经过机械处理使其柔软,质地更趋于一致,不容易松散,从而降低吞咽难度。

  比如把肉块搅碎成肉泥,这样更易于进食和有利于消化。

  改进液体食物:脑中风后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最容易误吸的是稀液体,在稀液体内加入增稠剂以增加黏度,可减少误吸,增加摄入量。

  而对于液体食物,建议加一些东西使它黏稠些,比如牛奶里加点燕麦或者米粉,这样既避免呛咳又易于进食。

  如有吞咽机能减退,但仍达到安全吞咽的患者,可先吃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普食。

  尽管85%以上急性脑血管病的吞咽障碍经过治疗可恢复或减轻,倘若不及时治疗,丧失了恢复的最佳时机,仍将导致终身鼻饲进食。

  因此对中风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撤离鼻饲。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郑天衡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