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政策信息

中医“坐堂大夫”要回来了
发布日期:2007-10-18

  中医“坐堂大夫”要回来了

  10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今年12月1日起,在深圳、石家庄、沈阳、南昌、长沙、齐齐哈尔、漳平、洛阳、宝鸡等9个地区展开为期4个月的试点,禁止近6年的中医坐堂“重出江湖”。

  

  受访专家:

  

  施小墨: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之子,北京同仁堂施小墨中医诊所所长。

  

  樊正伦: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编辑室主任。

  

  杨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6年前,中医坐堂被列为非法行医。

  

  2001年12月5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在药品零售企业中非法开展医疗活动的通知》,要求严禁在药品零售企业内以“坐堂医”、“义诊”、“医疗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医疗活动。

  

  禁止的理由就是,一些从事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的人员在药店以“坐堂医”名义进行所谓的“健康咨询”和“义诊”,肆意夸大病情,甚至出具假诊断报告,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贻误患者病情,给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知》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是因为监管不善而抹杀了中医的价值,这不是把中医发展的一条‘主路’给断了吗?” 广东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林晓忠认为。

  

  旧时名医

  

  “药店坐堂”很平常

  

  “早年间,一到岁末年初,一些药铺的老板就会来邀请我父亲到他们的药铺坐堂。”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之子施小墨回忆,“什么同仁堂、西鹤年堂……这往往是我父亲一年中最走俏的场所。”

  

  在古装电影、电视剧里,我们总能看到写着“药”字的铺子里,总是有一名一手捋着长须、一手搭着脉、双眼半闭老中医,开出方子后,就在铺子抓药、配药。中医坐堂,开方抓药,前店后厂,这是中国千百年来中医沿袭的传统模式。

  

  比如光绪年间,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古代,郎中自己开药铺,采药、开方都是自己做,对病重的病人,还上门看病,甚至亲自煮药、煎药,守着治。那时,郎中外出看病,往往挂着个葫芦,葫芦里装的都是他自己制成的成药丸,因此被称为‘悬壶济世’。”樊正伦教授说。

  

  清末,皇室太医流落民间,一些有名的大夫就自己开了相应的诊所,如“京城四大名医”,他们一般不备药,仅开方,以医为主。由于诊所看病都比较贵,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只能到药店去自己抓药,靠一些老药工根据经验来推荐药,后来,药店为了经营需要,就专门请了大夫坐堂,方便病人,这就出现了在药店里的“坐堂医”。

  

  施今墨先生早年在京城行医都是到各大药铺坐堂,那时,医生只拿“挂号费”,药店靠卖药获利,两者实际上一种合作关系,只是各家药铺会聘请名医坐堂,以拉动他们销售药物,所以名医非常走俏,一般都会分别到多家药铺坐堂,以方便民众就医拿药。

  

  “相比现在医生几块钱的挂号费,早年间坐堂医生的挂号费是要高很多的,因为父亲一个人出去坐堂,就可以让我们全家生活得很好。”

  

  施今墨到药店坐堂每次都会带上十多个徒弟,出诊时徒弟分别坐在一张大长桌的两边,师傅的望、闻、问、切,徒弟都要认真观察,并做详细的记录,针对每个病人,师傅都会对症状加以讲解,并拿其他的病例对照,分析他们的区别,比如感冒,针对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居住地点、人体的胖瘦、平时的饮食习惯、甚至家庭状况,开的药都是不一样的。徒弟回家要将每天出诊时师傅的讲解和遇到的问题做总结,供集中讨论时用。

  

  “中医坐堂早已有之,中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也是在这种模式下取得的。”施小墨说。

  

  有利患者

  

  买药从此不盲目

  

  说起中医坐堂,就不得不说同仁堂。其实,严格来说,同仁堂目前使用的是“诊所+药店”的方式,虽然与药店本身设置“坐堂医”性质不同,但其功能和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大家也就都统称为“坐堂医”了。同仁堂目前约有近200名坐堂中医,方和谦、陈彤云、李惠治和关幼波等中医大家都曾在多家同仁堂分店坐堂,几乎每位同仁堂的坐堂医都拥有自己的固定患者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顾客来到中药店取药咨询,一般是针对缓解调理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在王府井东华门同仁堂药店,一位前来买药的张小姐说:“我身边的朋友买中药喜欢跟风,什么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大家说好就跟着买,从没想过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

  

  在东华门同仁堂坐诊的一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指出,有中医坐堂,最重要的就是能指导老百姓科学安全地使用中药。她说,如今的中药店都有许多的中成药,这些药虽然相对都较安全,但也都有一定的适应症,仅靠药店的药师来指导是不够的。

  

  她说:“药师精通药品,但对诊断不一定擅长,尽管药很好,但如果误诊,好药也治不了病,诊断还得靠大夫。”比如,同样是感冒,从中医来看就分风寒、风热、风寒湿夹杂等,人的体质也有强有弱,不同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药,这些都是一般药师所不能辨别的。

  

  樊正伦教授指出,目前大家自行买中成药大部分都有些盲目,所有中成药都有适应症,吃中成药也是需要辨证论治的,所以去药店买中成药,最好也要先问问中医,以便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对症中药。

  

  该专家还指出,坐堂大夫除了指导自购药,还能作为一些有危重疾病隐患病人的“首诊”,为他们争取治疗时间。她说:“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有点不舒服就喜欢自己去药店买点药,不喜欢去医院。而药店的坐堂医生一般能为病人作初步的诊断,并给他提供用药或必须去医院就医的建议,以免患者自己耽误了病情。”

  

  杨金生指出,在药店设中医坐堂,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而且坐堂医能与病人进行一对一长时间的问诊,不仅是中医的医疗习惯和传统,还能使大夫对病人病情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医坐堂

  

  至今香港仍盛行

  

  尽管2001年中医在药店坐堂被“禁”,然而,深圳市利用特区的立法权,一直在酝酿着“解禁”。

  

  深圳市近几年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医疗资源又非常匮乏。2006年1月,广东省提出中药强省的发展规划,而简便价廉的中医中药正好适合缓解这方面的矛盾,于是深圳市想到了恢复“中医坐堂”。

  

  “为此,深圳市政府去年曾专门组团到香港考察过。”深圳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廖利平介绍,因为历史原因,中医在香港曾一度遭到打压和排挤,但很多香港市民仍然愿意看中医。

  

  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中医坐堂”的模式,合法的中医师都能到药店里坐堂。在监管方面,中医还是保持民间医疗的本色,政府只是起指导作用,由行业协会监管,协会对每一家中药店和中医师都进行备案记录,只要有违规行为,都会累计积分,积分超出行业标准后,自然就会遭到淘汰出局。

  

  “目前,香港的中医坐堂发展得非常有序,市民对中医的需求也非常大,据香港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所有门诊量中,中医门诊能够高达21%左右,而内地大部分地区远低于这个数,深圳仅占9%左右。”廖利平说。

  

  目前,深圳市“中医坐堂”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12月份的首批试点,深圳就会启动。”廖利平说,深圳的试点监管也借鉴了香港方面的经验,也会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相关不良记录积分的标准也已经出台,“相信能够让大家满意,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正在不断出台。”

  

  “解禁”更要“严管”(记者手记)

  

  中医坐堂6年前遭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从事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推销人员冒充中医在药店“坐堂”。在封闭6年之后,国家又开始对坐堂重开大门,其在坐堂医的准入方面必须严格把关,要做到让真正的好中医去坐堂,而假中医则要拒之门外,才能真正赋予这个传统以生命力。

  

  在这次解禁的通知中要求,“坐堂医”必须是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但同一时间坐诊的中医执业医师不超过2人。

  

  这次试点,深圳的标准比国家出台的标准还要高:坐堂中医师必须是中医药专业、具有大学学历、主任医师以上者才可在中药店坐堂。坐堂医只能在诊治中使用中成药、中药饮片和药材,不能给病人开西药,或者采取西医医疗方式为病人治疗。同时还要能熟练掌握和使用针灸、推拿、刮痧、拔火罐、牵引、整脊、捏脊等中医传统疗法。

  

  要规范坐堂医,杨金生认为,主要看政府监管力度。在进入“门槛”后,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管和协调分工,不能让其最后成为“不管地带”,也不能成为“多头管理”,反而给一些不法的企业和个体游医钻了空子,将一件利民的好事变成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