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寻医问药>>

学看化验报告单 掌握识别癌肿的检测指标
发布日期:2014-08-20
    专家为您解析常见肿瘤标志物
  
    近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急剧飙升。据调查,我国恶性肿瘤年发病人数已由90万上升到130万,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预计到2025年时将上升至270万。原卫生部公布2006年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尽管疯狂的癌魔在肆意吞噬人类的生命,但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手段也逐渐增多。世卫组织早在1981年就提出:1/3的癌症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
 
    当下,老百姓对癌症几乎到了谈癌色变的程度,防癌意识也极度增强。在各种流行的体检套餐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癌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查项目的名称和字眼。许多人依靠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来判断自己患癌的风险。那么,癌肿在萌芽阶段能不能被及早发现?肿瘤标志物为啥被视为癌细胞兴风作浪的“晴雨表”?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就这些公众十分关心、关注的问题,记者请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彭士云教授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彭士云解释说,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及癌基因产物等。当机体罹患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水平就有可能“水涨船高”。而化验患者血液、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肿瘤筛查、鉴别诊断、治疗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依据,并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指导。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史,目前已有上百种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并研究,但现在能成功应用于肿瘤临床诊治、追踪复发转移的标志物仅有20几种。彭士云就此列出如下几种比较常见且十分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癌抗原125(CA125):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4、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5、糖链抗原19-9(CA19-9):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6、癌抗原72-4(CA72-4):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癌抗原242(CA242):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癌抗原-50(CA-50):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13、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癌的标志物;
 
    14、铁蛋白(SF):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5、β2-微球蛋白(β2-MG):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状腺癌、淋巴瘤、骨髓瘤、肺癌、鼻咽癌等的标志物;
 
    16、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对当前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彭士云的体会是,不同的肿瘤会有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在高危人群中有筛查价值。癌抗原125则经常在卵巢癌中显露“踪迹”。在肺癌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有可能升高。这就明确提示,同一肿瘤可含多种肿瘤标志物,而同一种标志物可出现在多种肿瘤当中。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以及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随访监测指标,应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敏感性、特异性能互补的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联手出击。
 
    彭士云特别强调指出,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物、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这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也就是说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都不少,如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都有可能攀升。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至少还有10%左右的患者AFP为阴性。
 
    因此,肿瘤标志物只能“定量”而非“定性”检查;换言之,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参考作用有限,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以及对复发转移者才有更大的意义。彭士云教授指出,针对肿瘤标志物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对是否患上癌症尚处于“模棱两可”的状况时,则需进一步通过CT、B超、核磁共振或PET-CT加以识别,必要时须经过病理检查才能给出最终诊断。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衣晓峰 李宴群)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