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眼底出血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引起眼底出血的全身疾病主要是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5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此外,现如今更多老年病如血管粥样硬化、糖尿病以及过量饮酒、药物滥用和使用抗凝剂、溶栓剂等,都可引起或诱发眼底出血。眼科专家肖耀廷主任医师提醒,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定期预防性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而时时了解自己眼内的情况,对帮助扼制眼底出血及病变能起到重要作用。
多数高血压患者有眼底病变
肖耀廷指出,许多微小的眼部症状往往会使患者忽视自己存在的严重问题,比如飞蚊症。据了解,生理性飞蚊症是由于玻璃体纤维水化形成,属良性,无需治疗。而当眼部玻璃体出现少量出血时,出现的飞蚊症属于病理性飞蚊症了。患者可能不易察觉,且两者又易于混淆,而使人们忽视掉自己眼底正在出血的事实。肖耀廷谈道:“当眼底出血较多时,病人会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病人眼前出现‘冒烟’,视力明显下降。”
由于多数老年患者发现问题时,已从眼底出血发展到了眼底病变,高血压患者更是如此。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有高血压眼底病变,在大量玻璃体积血时,可能有半数的病人因此丧失有用视力。
肖主任提醒,眼科检查在出血较少、不致影响裂隙灯观察的时候,可以看到红细胞聚集于玻璃体凝胶的支架中,呈柠檬色尘状;中等量的出血可呈致密的黑色条状混浊;大量出血致眼底无红光反射。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只有光感。
玻璃体切割术破除眼底疾病
肖主任指出,中老年朋友除了要清楚自己眼底的情况之外,了解治疗眼底的病变才是根本。许多患者都不理解玻璃体切割术,认为玻璃体切割术只用于切割玻璃体。实际上,玻璃体切割手术不单单只是切除玻璃体,而是还要借助玻璃体切割机这一设备处理眼底的病变。因此,它是一个玻璃体显微手术,只是平时简称为玻璃体切割而已。
玻璃体切割手术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肖耀廷说:“我打个比方,如果把眼球比作一个椰子,椰子内部出现问题,就需要在椰子表面开三个小口,分别插入三个吸管。一个管子是向内输入液体来维持内部压力;第二个管子用来照明;第三个管子用来装配真正做手术的各类工具。最早的玻切手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即使时代变迁,这种三个管子的眼内手术原理至今依旧被应用于临床。由于手术易导致并发症而被不断改进。手术管径头由原来的1.5mm,变革为如今的管径0.6mm且无需手术缝合,科技愈加向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创伤方向发展着。”
微创手术成眼底治疗新趋势
据了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眼科手术中属难度大、效果不确定性大。如今,使用的非接触式广角显微手术系统代替了角膜接触镜,所以不需要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并扩大了手术视野。这些改进,既减少了手术所致的创伤,又简化了手术操作,节省了手术和恢复时间。
肖耀廷介绍,目前玻璃体切割术主要有20G、25G和23G玻切术三种。“我们常常听说过玻切手术的‘G’。‘G’是一个表示微创手术具体技术指标的一个单位,通俗地来说也指玻切手术的切口大小。25G开始眼底手术步入微创时代,通过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从而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减少患者术中裂孔。器械的硬度上却尚有欠缺。而23G玻切术则融合了20G玻切术及25G玻切术的优势,又有了明显改善。”
玻璃体切割术一直在被不断改进的真正缘由就是眼底情况复杂而导致的种种并发症。现在,27G全新科技的产生再一次有了新的突破。肖主任说,玻切手术发展至今,27G开始是以减少并发症为出发点来设计的。更多的手术都以趋于零损伤和减少患者的痛苦为研发趋势,在欧洲许多先进国家,27G玻切术已经逐渐取代23G,成为常规治疗眼底病的极佳“利器”。
医术是攻克眼底疾病的最佳武器
受眼疾困扰的周阿姨说起自己的痛苦经历还要追溯到半年前。周阿姨因为常年的视网膜裂孔,生活备受困扰。以前的周阿姨最喜欢的事便是天天想着烧各种好吃的菜。然而视力集聚下降,导致其生活上大打折扣。
肖耀廷主任解释说,即使是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像周阿姨这样的情况,由于久拖未治,出现了许多并发症,手术难度还是相当大,可选择27G的微创玻切手术。
手术后的周阿姨又恢复了以前的视力,亦无其他的不适,又“返岗”烧菜了。肖主任指出,由于玻璃体切割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眼底结构复杂,手术难度相当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虽然技术得到了革新性的改变,玻切技术依旧是一个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肖耀廷说:“患者对于医者往往寄予了极大的希望,精湛的医术是我唯一可以帮助他们打败眼疾的重要武器。”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瑞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