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说话也是保持身心健康必要和重要的条件。为了健康,就天天都要说话。上了年纪的人,人际交往的机会相对少了,行动受了限制,那么就更需要留意与人多说话、多交流。
很多人都有体会,在有烦恼、不高兴的时候,找朋友或者亲人述说一番之后,心情就变得好起来。这里面的道理很多。首先,说话的过程就是宣泄的过程,自己有了想法,没有输出的渠道,憋着就很难受。第二,说出来也是讨论问题,也许在听别人的意见时会获得解决方案,哪怕得到一点儿启发也是好的。老年人有话更需要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笔者早年在国外留学,发现有老人花钱雇人上门聊天的,现在想起来一点也不奇怪,也许中国很快就会有这种事。日本的社区小医院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让老年人有一个地方说说话、聊聊天。在那里,老人有不舒服时可以看病,没有不舒服则是为了说话。日本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全世界最长的,可见说说话、聊聊天与瞧病是一样的重要思想是个很活跃的东西,每天有那么多不确定的、无声的念头在头脑里转啊转的,有的时候会生出一些莫名的烦恼来,所以确实需要清理。
说出来,就是清理。跟谁说呢?老人可以跟自己的老伴、朋友、儿女说,也可以参加一些老年社团。如果身边没有人,医学家和心理学家建议,可以对自己说,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自我对话”的目的,是帮助自己对不合逻辑、不合理的思想保持自觉。譬如:把一件小事情看成了天大的事情时,你就对自己说:“这件事情并不重要,也不复杂,不用老惦着”;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有情绪化的、夸大其词的念头时,你就对自己说:“注意呀,我有过处理这个问题的经验”;对某些事物充满疑虑或者不满意时,你就对自己说:“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呢,有时间我再问问,现在着哪门子急呀”等等。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对自己的念头作清点时的“言语结论”,这些话说出来后,就会使人截断负面思想和情绪的自我渲染扩大,增加自信,避免在情绪上陷于过度敏感、自我责备、紧张、自怜,甚至于绝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类“用有声的言语下的结论”,对身体、心理有很大的引导、定型、安抚作用;如同脸上常挂笑容,心情就会好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讲,老人的自言自语是个好习惯,应该受到赞同和鼓励。
老人也可以大声地朗读诗歌、小说以及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要用声音传达出语言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老年社区都有朗诵俱乐部,那是因为有关研究证明了,大声朗诵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声音是神奇的,“宇宙大爆炸”就是一声巨响。生命带着声音而来,随着静寂无声而终。毋庸讳言,一个人每天说的话中可能大部分是废话,或者是为说话而说话,那又如何呢!如果一个人想等到有了足够的智慧才开始说话,才与周围的人们聊天,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不要鄙视谈天说地的男人们和议论“张家长李家短”的女人们,如果他们那样做的前提是不伤害别人,又有利于自己的健康,那就没有错。认为交谈就必须要说出点什么道道,那是对思想家的要求,未免过于学究气。
对于该为健康而说话的老年人,让我们说:“有话说出来,千万别憋着。”
(来源:9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