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健康>>心理

个性的评价原则
发布日期:2004-02-12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时说:“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包含了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思想、文化、宗教、历史等综合社会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的这一精辟概括和论述,为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本质,确定和评判人的良好个性指出了方向。要正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本质,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整体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要确定人的良好个性的标准,也就必须依据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和整体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环境、生活条件、科学技术的水平、时代特点和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

  所谓良好个性,其本质是指一个人能顺利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一种良好的、健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只有适应社会的客观环境,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要的个性,才是一定的时代和历史环境中的良好与健康的个性。

  就当代社会来看,由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都大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与活动条件都有很大的改观。但由此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的忙乱拥挤、工作的繁忙与紧张、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复杂、社会道德风尚的变化、各种传媒与广竌e的影响等,容易给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带来各种挑战和冲突,如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成功与失落的冲突,情绪与理智的冲突,社会交往的需要与孤独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这些挑战与冲突又容易使人产生焦虑、彷徨、失落、抑郁、挫折等不良心理反应和个性特征。因此,在当代社会里,人的个性如果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发展和妥善处理各种冲突与矛盾的能力,如果不具有乐观、灵活与坚强的性格,如果不具有对生活与事业的兴趣与追求,如果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可能在心理、情绪、行为和性格特征方面变得异常与扭曲,引起个性的不良变化。

  由此可见,逐步现代化的社会环境,更加需要人们具有健康、良好的个性。这种个性具体表现在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能客观地分析、评判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利害得失,冷静地承认面临的现实和接受各种挑战与竞争,理智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行动上的应变能力,在现实、责任、压力与差距面前,勇于正视,不消沉、不气馁、不抱幻想。

  面对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一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的做法,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个性的表现;另一种是只注意现代的外表,而不注意现代的内含,只追求现代的衣着打扮,沉醉歌舞酒宴,表面上赶时髦、装派头,内心空虚、失落,行动上反常,性格上扭曲,这些则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态的个性的表现。上述的不良个性或不健康的个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在实现由传统个性向现代个性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行动上的应变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而使自己的个性缺乏时代精神,没有活力,甚至被扭曲。

  就当代中学生来说,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中,要培养良好和健全的个性,需要依据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个别差异性是否健康、良好;另一方面涉及到个体与群体和社会环境是否适应、协调。

  (一)个性的个别差异性方面的原则

  1.自我认可原则

  自我认可,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有着较为明确的了解和估价,既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到自己的有利条件、能力和才干以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又能承认和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短处和制约因素以及经过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计划、行动和目标。

  对自我的承认和对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的承认,并不意味着是向所有既定的条件或限制因素低头或者消极被动地屈服于它们,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潜力和长处的竭力发扬和调动;对于自己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缺点和不足,则能充分估计,并能主动地进行自我启发、自我教育,努力去避免、改正和克服之;同时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处境、地位与作用,努力完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时代要求和自己能够达到的理想。

  根据自我认可的原则,当代中学生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评判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条件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他的个性是否健康的评价因素之一。尤其是对高三毕业班的同学,自我认可的原则显得更加实际和重要。例如成绩仅一般的学生报高考志愿时,出于压力和虚荣,报名牌大学、热门专业,这样的同学就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实力,缺乏自知之明,不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跟着感觉走,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其结果往往不但考不上名牌大学,而且也可能失去本来应该属于他的、与他的条件相称的学校和专业。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本来完全达到报名牌大学和自己所理想的专业水平,但出于胆小自卑,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敢向自己完全可以争取和实现的目标发起进攻,其结果往往失去良机,成绩虽考得很好,但录取的学校自己并不情愿去。

  这两种情况尽管有所差别,但都是对自己缺乏认可或认可不当。其结果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抑郁、失意或挫折感,如不能及时调整,会使自己的个性发生不良和消极变化。

  真正的自我认可所带来的结果,是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才干,根据对客观条件与环境的冷静分析,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并逐步实现之。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自我认可的人在实现自己所选择的目标时,都应本着开拓自我、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这一原则去实现,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某一天”现实目标会自然而然地“自动”实现。

  2.智慧性原则

  智慧性原则,是指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基本肯定态度和一种积极向往、追求知识的心理倾向。个性对于一个人的展示和表现,则有综合性、全面性和丰富性。因此,良好的、健康的个性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文盲与愚昧谈不上良好、健康的个性。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文化教育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问题。对一个连最基本的文化知识都很缺乏的人,他是不可能展现与众不同的自我的,也不可能有良好的个性。因此,一个人的知识、社会阅历和勤奋总是同人的良好、健康的个性成正比的。

  具有良好、健康的个性的人,总是怀有远大的、现实的奋斗目标,酷爱学习,追求知识,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争取成功与成就。

  具有良好、健康个性的人,还善于从人类丰富多彩的知识宝库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智慧和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调动自己的潜力,在可能的限度内争取获得最大的成绩。

  就当代中学生来说,要善于从老师、书本、社会那里,从人类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智慧、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从知识的海洋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行为的关系;学会战胜干扰、苦恼的方法,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娱乐休息与学习的关系;使自己逐步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道德和思想素养,逐步做到与时代同步,在自己的个性倾向与个性特征中,不断增加具有知识性、理智性与时代性的丰富内涵与外延。

  3.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具有独创性与开拓性。具有创造性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有无创造性,是检验一个人的个性有无活力、有无生机的重要标志,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创造性原则,就是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使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更符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为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独特作用。尽管每个人都受到了现实条件的各种各样的制约,受到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的限制,但是只要他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确认,就能明智地、客观地选择一定的创造目的和成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创造性原则主张,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在他人的帮助下,人能够进行设想,选择重点,作出计划,并把计划付诸行动。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创造性对于他们养成良好个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的创造性与成年人的创造性是不同的,具有他们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不是刻板式的死记硬背,而是有创造性的思维;在知识面上能主动拓宽领域,而且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发挥。例如,有的同学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对某一门科目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有的学生干部能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努力,把班集体的课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组织才能;也有同学在音乐、美术、小制作方面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兴趣和才华,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而又充满活力的个性。

  具有创造性原则的人,不仅能表明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特长,还能不时享有自我创造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这种创造性又会反过来促使其积极地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促使其不断进取、增强自信心,使其更有效地生活,更具聪明、智慧的风采,生活、学习、工作更有情趣,个性更加健全。

  (二)个性的社会化原则

  1.群体原则

  群体原则,主要指健康、良好的个性所表现出来乐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相处时,对他人持尊重、信任、友爱、诚恳、善良和谦让等肯定的态度,而较少持怀疑、憎恶、恐惧、欺诈、骄横和敌对等否定的态度。对自己所属的单位或团体有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与人和谐相处,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之间相互关心的、真实的、信任的关系之中。

  群体意识是人类共有的要求。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群体性或团体性、集体性是作为一个具体的、

  现实的人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的个性的重要表现。

  西方的一些研究个性的学者,把人的社会交往的需要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们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后,他就会产生一种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的群体中,得到友谊,得到温暖,希望为群体所接纳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与和谐的气氛中,由于得到他人的关心帮助,可以减少孤独感和心灵上的痛苦,可以减少恐惧并能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如果一个人与群体分离,得不到爱的温暖,往往会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如果一个人不被群体所接纳或被他人拒之门外,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和压抑感,感到失落、空虚、抑郁,时间一长就会使自己的心理扭曲,个性变异。而只有在群体或集体中,才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容貌、才华、能力、智慧和品质,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和关心,使自己获得安全感、平衡感、自信感和成就感。而且在群体和集体中能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个人生理和心理方面可能产生的苦痛和忧愁,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增强个人的生活乐趣。

  由此可见,群体性原则是健康、良好个性所不可缺少的动力与原则。

  就中学生来说,群体性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精神方面。中学生主要是以班集体为学习与活动单位的。作为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应该热爱班集体,关心班里的每一个成员,积极地参加班集体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与同学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为班集体的团结友爱和荣誉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当某个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应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主动协助老师和班干部对班集体的日常工作、纪律进行管理。总之,要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在集体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干,在团结友爱的群体气氛中,使自己身心、学习健康地发展,使自己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符合时代精神。

  2.环境适应原则

  环境适应原则,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变化了的客观条件与人际关系中,能较好地保持自己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的统一性,并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环境适应原则,对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特征也是一种检验与考验。

  人对客观环境和现实生活的适应行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对人的整个健康状态的界定,是以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参数来对健康所做出的评价,包括对一个人在精神上,身体和体格上,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上的完美状态及其适应力的综合评估,涉及到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由此可见,环境适应原则,作为良好个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体现着个性结构的整体性。

  环境适应原则,在主观方面表现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和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心境,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是抱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对未来有自信心,能够清醒、明智地面对客观现实,积极地接受、正确地解释自己所面对的已变化了的客观条件和人际关系及所经历的事情,克服内心的不稳定性,并且不会以个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的不满意、不顺心的各种事情而焦虑、不安、忧郁和产生一种挫折感;相反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坦然、乐观、平静和积极接受的情绪。因此,遵循环境适应原则的人,虽然他们的知识、能力有高低,但一般来说没有或基本没有心理和行为的障碍,心理智能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仍然一如既往地在工作上取得成绩,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心境又会反过来促进其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进展,并从中获得乐趣,使其对环境更加适应。

  适应环境,并不是指对周围客观环境的消极的认可并与之保持一致,而是指在实际的自我及其目的、能力、成就同现实环境之间,保持一种继续不断的和创造性的联系。这是个体同现实世界多方面的均衡、协调和整合,体现着一个人在健康、智慧、品质方面的协调发展,体现着一个人对现实的认识和自我认可以及在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均衡性,因而能自如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

  环境适应原则,虽不是指认可不满意的现实,但要求在一般的情况下,能承认现实,积极地面对现实,对不够理想的现实及人际关系能够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并以积极的创造精神在可能的限度内改变环境、改善环境、创造并影响环境。否则,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不满意,不能适应比自己理想低的实际状况,就可能造成自己情感上的困惑,行动上的消极,这不仅容易导致自己个性的变异,而且也会直接影响自己事业的进展与成功,影响与人的和谐相处,变得朝三暮四,挑肥拣瘦,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中,而且也不会永远不变地处在同一种环境中,这就要求他不断地调整自己,主动适应环境,在任何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中学生们正在成长过程中,伴随这种成长过程的是环境的不断改变,从家庭到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和社会。因此,环境适应原则对他们的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要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既要保持自己个性的稳定性和积极、健康的发展,又要防止对环境变化的抵触和消极适应,扭曲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健康地成长,并使自己的个性不断地完善。

  3.心理平衡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多元化,心理平衡原则对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保持心理平衡,越来越成为人们调整自己心态的一种尺度。

  所谓心理平衡原则,就是指对人际关系、利益得失和各种事变能保持一种平衡、灵活、辩证和全面的看法。它要求一个人要有预见人生挫折、失误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利益差距扩大的能力,善于平衡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客观地分析、评价成败、得失,使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与社会要求相符合。如果遇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能积极调整自己的计划,放弃不切实际的思想,以求与集体、与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行为反应程度大大地超过刺激程度,情绪反应大大地超过行为反应,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或对自己情绪、身心产生剧烈震荡。

  平衡原则还表现在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冲突、失误等境遇时,也能保持人格要素——自我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平衡性。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要素是保持一致性的,但当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冲突和失误时,这种一致性往往被打破,个人的欲望、得失心往往同自己信念、行动和思想相矛盾。这时就要学会平衡自己,调节自己,坚持自己人格要素的一致性,使自己的个性不至于发生变异。

  就中学生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和行动是能够平衡的,但在考试成绩的好坏及名次的先后、三好学生的评定、尤其是在中考或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容易失去平衡,使自己的心理有大的起伏,甚至会改变自己的个性,即向不良方面转化。这就要求每个中学生,正确地分析和估价自己,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克服攀比心理,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制定自己的目标,得失心不能太重,不能有一种见异思迁的心理。当然学会与掌握心理平衡原则并不是不要竞争,并不是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争取更好的结果,而是要在各种矛盾、冲突和利害得失中,保持冷静大度的态度,保持心理的平静与健康,使自己的个性保持在一种持续、良好的态势上。

  上面我们从个体差异性与个体社会化两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健康、良好个性方面的一些基本原则。只要我们、尤其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们能适当而灵活地掌握这些基本原则,必定会对他们良好个性的培养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

  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培养良好个性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重视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关系。我们所说的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关系,亦即矛盾学说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我们认识事物,总要从认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特殊性开始,然而逐渐认识事物的共同本性,概括出普遍性。这就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具体到中学生们来说,当代中学生的共性是:热情向上、开拓进取、思维敏捷、富于创造性、最少保守、最易接受新事物;但每一个中学生,又千人千面,能力、兴趣、特长、气质、性格各不相同,这就是特殊性,即个性。每一个中学生,实际上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只要共性不要个性,必然导致模式化。比方说:在“文革”的十年篈E劫期间,青少年学生也如全国人民一样,都穿着绿、蓝、黑颜色的服装。男女中学生,一律皆为绿军装。什么少女的美,男孩的帅,皆淹没在“共性”中。在那个不正常的年月里,只能塑造一批又一批没有个性、思想僵化、行为步伐一致的“机器人”。

  然而,只要个性不要共性,也必然导致自由化与个性的扭曲。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嬉皮士”们,他们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地打扮自己:有的奇装异服,有的蓬头垢面,有的行为怪异,有的男扮女装,有的搞“同性恋”。他们的个性已淹没在被扭曲的人格之中了,成了被称之为“垮了的一代”和社会的“祸害”。

  上面两个极端的例子可以从反面说明,个性与共性不仅需要建立在正确的思想基础上,而且还应当把共性与个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健康而全面地发展自己。

  当代的中学生们应努力遵循良好个性的上述一些基本原则,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又能表现具有时代特征的共性。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充分展现当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绚丽多姿的精神风貌。

  让正确的个性理论指引我们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让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励、规范我们的行动、生活,面对人生、度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