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近期台湾的起云剂风波令人扼腕的是,祸首的“昱伸”和“宾汉”两家企业负责人是师出同门的学徒,两人凭着30年前学得的一身“调毒”手艺,竟能瞒天过海。两个黑心老板污染了台湾食品界半壁江山,诚罪不可恕;但他们戳破食品检验形同虚设的面具,是更值得潜心反省的事。
文章摘编如下:
今天是D-day,台湾“卫生署”订定的“黑心起云剂终止日”。饮料、果酱、果冻、胶囊及粉状等五大类疑虑食品若未附检验证明及切结书,均不准贩卖。但依最新进度,化妆品类也宣告沦陷了指甲油、香水两区,战线仍在延伸。
这次起云剂风波,已知有两百多家厂商、五百多件商品遭黑心塑化剂污染,不仅食品界惨遭重创,消费者受害情形更难以估计。最令人扼腕的是,祸首的“昱伸”和“宾汉”两家企业负责人是师出同门的学徒,两人凭着30年前学得的一身“调毒”手艺,竟能瞒天过海骗过许多标榜“生技”、“养生”的知名企业,将有毒黑心产品源源不绝喂给消费者食用。这真是台湾食品界的之耻。
昱伸和宾汉负责人接受侦讯时,都推称“过去师父就是这样教的”,一人更狡辩“东南亚的人来台不会水土不服,因为他们吃的东西更毒”。表面上,两人看似只是无知;实际上,从其变更配方、篡改名称的作为,可看出他们都有明知故犯的恶意。
一个黑心师父,调教出两名黑心学徒;但放任他们为害如此之大的,却是许多把关人失职所致。维护食品安全,原本不能只委诸业者的良心及道德,而是要靠科学技术验明鉴真伪,并透过行政体系的层层把关机制,堵住恶意的洪流和无心的漏洞。这两百多家厂商在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时,照理说一定要经过各种效果测试及成分分析,但为什么五年多来没有一家厂商发现自己产品中有毒性化学物质?
普通的饮料也就罢了,许多“中镖”厂商是以生技、养生、促进发育为号召的产品。这类企业,理应有更先进的研发设备,有更精密的检验仪器,以及更严格的把关机制,以确保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能够受益。不少知名大厂更在宣传中夸称雇用了多少硕、博士从事先进研发、做过多少回科学实验,证明自己的产品确实有效;结果,他们却把毒物喂进消费者肚里。两百多家现代化厂商一同栽在有毒起云剂里,无数硕博士同败在两名黑手学徒手下,证明食品企业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已极薄弱,这是令人担忧的事。
不止食品业的科学化验破功,卫生体系的专业把关也形同虚设。遭污染的五百多种饮料食品,上市前一定需送样给卫生部门化验;其中只要有一名检验员具有足够认真的精神,这个案件就不必等五年才被发现。遗憾的是,我们连期待五百分之一的机会都成奢求。再说,塑化剂虽仅列为第四类毒物,依法也要申报流向;30年来只要有人追踪昱伸和宾汉的供销纪录,即可发现毒剂被掺入食品,但这里却是一页空白。更可议的是,揭发此案的女英雄着手调查此案时,还出现署内化验仪器不敷使用的糗事。“卫生署”从食品法令、执行力、到检验设备都还留在上个世纪的标准,如何承担得起现代食品的维安任务?
对台湾品牌而言,这次事件是一项严重的警讯。在两岸的竞争中,台湾企业一直以自己产品的高质量自豪,认为“台湾制造”就是质量优良的保证。如今,大家却看到大批台湾食品被下架,这景象情何以堪?
两个黑心老板污染了台湾食品界半壁江山,诚罪不可恕;但他们戳破食品检验形同虚设的面具,是更值得潜心反省的事。包括行政部门的把关不力、食品界的利益挂帅与敷衍了事、食品立法与社会脱节,乃至蓝绿恶斗导致公务员专业精神的萎靡,都是帮助昱伸和宾汉毒物流散的共犯结构。今天这个D-day,我们的任务不仅要扫除塑化剂,还要找回失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1世纪的食品被黑手学徒玩弄于股掌,是台湾之耻。而我们要对付的敌人,绝不会只有塑化剂一样!